首页 明月东升 下章
第二十四章世家大户
 辽东总兵官苏翎这来到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府中,原不过是为了辽东监军胡嘉栋一事,顺带着询问一些往日商议过的后续消息。这些事原也不算太难,至少当初商议时袁应泰没有持反对的态度,不过,袁应泰答应的颇为爽快,倒是略微令苏翎有些意外。此外,再加上这辽东经略袁应泰的神情也比平常要显得兴奋,让苏翎隐隐觉得有些什么事发生。

 这辽东经略与辽东总兵官,一文一武,算是如今大明朝辽东都司的最高官员,这辽东辖内的事务,可是都由二人说了算。二人在经略府中后院的这所小院内商议的事情,看似闲谈,却对辽东军民有着莫大的改变。尤其是辽东总兵苏翎,带着自己的一班兄弟自千山堡走出,进到辽,这谈话的内容,却又是涉及到整个辽东范围,正是苏翎及其兄弟们后目标所在。如此重要的议题,苏翎怎能不加以重视?

 不过,辽东经略袁应泰轻轻两句,便足了苏翎的期望,让苏翎的重视反倒有落到空处的感觉。而辽东经略袁应泰正式提出商议的事情,却是这初闻毫不相干的“友人家世”进而话锋一转,倒是丢了婉转、含蓄,直接讲出做媒的目的来。

 这让苏翎如何回应?

 当然,袁应泰的意思,苏翎自然听得明白,这一怔之间,想的却是袁应泰为何要如此做媒?当初提起此时,说的可是给苏翎的那些兄弟们寻些合适地人家,可不包括苏翎自己。再说。苏翎与陈家大小姐定亲一事,袁应泰也已知道,不过是不知陈芷云的情形罢了。这会儿为何单单提议给苏翎做媒呢?这与适才袁应泰答应得爽快是否有关?

 自打救了袁应泰,苏翎与之接触时,已经将袁应泰视为自己一面的人物,可并未做过多的疑虑,而袁应泰所言所行,也是如此。但此时。是有什么变故产生么?苏翎一时间只是看着面前的茶盏,面色却是没有丝毫表心中的盘算。

 那袁应泰,却是话出口后,便双目一直看向苏翎。期盼的目光中多少带着些长辈对待晚辈的味道。若论年纪,这目光也算合情合理;若论官职,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在朝廷上随算不得多高,可也是一方大员。以这个官职地位给苏翎做媒。这可不是一般地关系能达到的。那些拼命钻营想谋个前程的士子、文人,做到这一步,便算是顶破天了。

 但面前的苏翎,既未见惊喜,也未在沉默中表现出迟疑地神情,倒像是袁应泰说的,是别人的事情。

 “苏将军。你看如何?”袁应泰缓缓地再次问道。

 “袁大人,”苏翎端起茶盏。也慢慢说道:“这门亲事,来得突然啊。袁大人不是知道。我已经定下一门亲事么?这事又从何说起?”

 袁应泰想了想,一丝尴尬之情一闪而过。随即又笑着说道:“将军不是还未成亲么?再说,这一般大户人家。还有个三四妾的,何况苏将军这般前途无量之人?”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我可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只是一个当兵地出身。大人所说地三四妾。可与我无涉。”

 袁应泰一笑。说道:“苏将军也太过自谦了。”说着。袁应泰瞟了眼站在一旁地绮梅、凝荷。接着说道:“这三四妾。不过是借喻。看得出。苏将军也不是沉之人。不过。苏将军也年近而立。也该成了家才是。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屋里多个人。也是该有地。旁人如将军这个年岁。也早有了小辈。”

 苏翎喝了口茶。说道:“袁大人。你这是叫我两边都娶了?”

 袁应泰眨了眼睛。笑着说道:“当然。这远近不一。自然是有个先后了。”

 这话中没有说地。便是哪个是。哪个是妾了。袁应泰既然要给苏翎这个未婚男子做媒。自然不会是为其讨妾。这可是自掉身价地事儿。再说。将自己友人地唯一女儿给人做妾。这到哪儿也是寻不见地事情。这个所谓地先后。也就是苏翎原定下地亲事。是后了。

 不过。袁应泰既然没说得直白。苏翎也便佯做不知。说道:“袁大人。说实话。我定地这门亲事。早在千山堡时。便定下了。我本打算等辽事平定之后。再好好办一办地。这都拖了几年了。本就有些对不起人家。这会儿大人忽然又冒出一门亲事。要我再娶一个。我可如何作答?”

 袁应泰想了想,问道:“你定地那门亲事,是哪一户人家?”

 “姓陈,大人,我记得与大人说过的。”苏翎说道。

 “哦。”袁应泰尴尬了一下,又说道:“想是我没记得明白。”

 “袁大人,”苏翎正了正身子,说道:“我这门亲事,是断断不会悔婚地。人家跟着我过了好些苦日子,如今有了今这般情形,我断不会负她的。那三四妾地,此时也不必再说。”

 苏翎一语说出了袁应泰的想法,回答的又是如此决绝,袁应泰似乎有些不安,也端起茶盏喝茶。

 “袁大人,这事到底是什么缘故,还请有话直说。”苏翎说道“袁大人与我,在这辽东,还有不少事情要做,不要为此生分了才好。

 袁应泰听此一说,笑了笑,说道:“这与人做媒,哪里说得到生分?成则是一段佳话,不成也都不损颜面,苏将军不必看重。”

 苏翎也笑着说道:“这是自然。我只是觉得大人今说起此事,来得过于突然了。”

 袁应泰指了指桌上的酒壶,说道:“这还是我那友人的信而起。其实。这为其女做媒一事,也不是此时才有地。”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到辽东来,也不到一年,怎么,在京城时便寻不到合意的人么?京城里,可是世家大户比比皆是啊,与袁大人的友人,不正好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袁应泰笑了笑。说道:“这倒是说不错。苏将军是武人,可不知这门当户对一说,却不仅仅是看家世、官职。”

 “不看家世、官职?”苏翎好奇,问道。“袁大人,苏翎虽常在军中,可也知道即便是小户人家,也是要比一比家财的。”

 袁应泰缓缓摇头,笑着说:“苏将军有所不知。那即便家财万贯。也总有用尽的一,若是再出现几个不肖子弟,怕是未老便就家道衰败。说起官职,倒也看得重,但这为官之事,可不仅仅是老实做官便能保一世平安的,尤其是当今。朝中的纷争…这不说也罢,苏将军想必也不愿听这些龌龊之事。”

 苏翎一笑。举起酒杯,两人便又饮了一杯。

 袁应泰接着说道:“我未曾为这友人之女寻到一门亲事。便也是由此一故。总不能今定下亲事,明便遭到谪贬。岂不是害了朋友?朝中争,想当初。我也是其一,唉…”

 袁应泰长叹一声,大约是想起朝中那些谁也说不清楚的纷

 苏翎当然对这些详情没有兴趣,不过,又追着问道:“袁大人,那你说还看什么?”

 袁应泰瞧了苏翎一眼,接着说道:“这些事情,也就是说说罢了,苏将军不必当真。”

 “左右无事,”苏翎笑着说道:“听听无妨。”

 “也罢,说说吧。”袁应泰说道“这其实也是偶然间才看出来地。苏将军,大明朝自太祖开国以来,这二百多年之中,国中那些大户世家,也是几起几伏,荣辱不定,那些一败涂地、渺无音信者,也是不计其数。这些大户世家,大多是依着家中为官者沉浮不定,这是常理,倒不算奇怪。但,却是有些世家大户,一直是长盛不衰?”

 “哦?”苏翎问道“真的长盛不衰?”

 袁应泰缓缓点头,说道:“果真如此。你知道,我们这些文官,闲时倒是要论文著述的消遣,我在一朋友处觅得一书,上面记载了近三百多户世家的轶事,后来,我也曾留心辗转查访过,倒果真是延传数十代人,而无一败落地。这些大户世家,家产时多时少,土地、店铺这是应有的,但却未必有入朝为官的。”

 “那靠的什么?”苏翎问道“经商?”

 袁应泰笑着摇摇头,说道:“如今的大户世家,哪个没有几处店铺、田庄地?这个倒不是主要的。”

 苏翎想不出,这不为官,不是经商,那靠什么延传长盛之势?

 “这就与适才说的门当户对一说有关了。”袁应泰说道“这些世家大户,长盛不衰的共同之处,便是…联姻。”

 “联姻?”苏翎说道“这也不算是什么稀奇法子吧!?”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当然,这门当户对,自然是强的与强的联姻,或者是小户人家攀着大户世家而增添家族财势的。不过,这依旧逃不过不肖子弟或是谪贬而导致家道没落地。”

 这不是说着说着又绕回去了,苏翎依旧不明白袁应泰说的意思。

 袁应泰看出苏翎地神情,却依旧笑着说道:“这门当户对,在那些家世长盛不衰的大户世家之中,却是别地说法。”

 “袁大人说的爽快些吧。”苏翎笑着说道。

 “好。”袁应泰大概也觉得这么谈话,比较有趣,接着说道:“常人所说地门当户对,比的是时下地家势、官职、土地等等,那些长盛不衰的世家大户,看的却是后的这等事项。”

 这便说的有些明白了,苏翎眨了眨眼睛,听袁应泰接着说下去。

 那袁应泰稍稍舒展了下身子。接着说道:“这挑选家也好,嫁女儿也好,选得亲家,若是为商,则都是有一项足有在后赚得更多银子的独家绝艺。比如那江南曹家,十年前便有衰落之势,不过,其亲家却是专做织坊地。据说造出一种织布的器械,可以十倍于原来的产出。如今靠着这门亲事,便已算是江南富豪。其余的,也是与此类似。各有不同行当,但都是独门绝技在手。”

 苏翎微微点头,说道:“这可得要有远见才好。这家长辈,可也不是凡人了。”

 “正是。”袁应泰说道:“还有的,则更是不凡。”

 还有不凡的?苏翎接着听下去。

 “那选的若是仕途之人。这份眼光,可是极难。苏将军,你可能看出后哪一家的子弟,可以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地走下去?”

 苏翎一笑,说道:“不能。袁大人,这若是能看出来,其不成了算命先生?”

 袁应泰正道:“可就是有这样地人。那些世家大户。选的年轻子弟,在官场上既不会官居一品、显耀一时。却也不是县里最低品秩,总之是既能掌管一方的大员。又能避开朝中风雨波及。”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真能做到?”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自然,这样的世家大户。定会在暗中照料,但就凭着这个,便能保几代家世不败。”

 “袁大人,这些人,可都精明得不能再精明了。”苏翎由衷地说道。

 “当然,有这样精明地长辈暗中照料,你说还能不顺心如意?”袁应泰意味深长地说道。

 苏翎略微一怔,不知袁应泰又想说什么。

 果然,袁应泰稍稍停了片刻,再次说道:“苏将军,说实话,我那友人的家世,便是适才所说的那些世家大户之一。”

 苏翎说道:“袁大人…”

 袁应泰伸手止住苏翎,说道:“苏将军请听我说完,再定不迟。”

 苏翎只好住口不说,看袁应泰又如何说辞。

 “苏将军,我那友人的家世,也不必细说了,总是眼下仍然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不过是不为人所知罢了。这数代人积攒下的人情世故,也足以遍及各地府县,朝堂之上,也是有地。不过,正如我适才所说,这子息上便是一大难题,如今身子又弱,怕是难以再继。唯一的女儿,便是传承家世的所在。”

 袁应泰说道这里,细细看了看苏翎,见其不为所动,但也未见不耐烦,便接着说下去。

 “其实,自从我那友人回乡养病,不久,最后一个儿子便病故。这女儿的亲事,便也就多方筹划。我在任上以及京城里,倒也提到不少家世甚好的子弟,但我那友人都一一否决了。很多事情,我也一时无法跟将军说得详尽,总之都在纷争二字之上。这显然不符适才所说的那个要求。”

 袁应泰又看了看苏翎,说道:“这些纷争、争,自杨镐、熊廷弼的遭遇,便可见一斑,说起来也无趣。当然,这仅仅是我眼下才能看到地。不过,我那友人…既然身在那般的世家大户,这眼光可要比我要看地远,这回专门遣人给我送来这坛酒,可还有一封很重要的长信。”

 果然,苏翎地好奇心又被勾起来,看向袁应泰,那封信被袁应泰说的如此隆重,想必定然提及到什么,当然,亲事是否在其中,不好猜测,再说,总不至于袁应泰这般看重地那不知名的友人,难道还知道有个苏翎?不过,苏翎地名字知道倒不稀奇,这几个月,苏翎的名字早在邸报上传开了,但总不至于见了名字便提亲事吧?

 袁应泰此时却有些神秘起来,他转过头,对站在一旁瞧着拒绝亲事的苏将军暗自偷笑的绮梅、凝荷说道:“你们两个出去,没我的话,任何人不得打扰。”

 “是。”绮梅、凝荷俯身行礼,便退了出去,屋里顿时只剩下两人。

 “苏将军,”袁应泰的神情变得严肃,说道:“友人的信中。说得事情,我自是不能及,但我还是信地。”

 苏翎迟疑了一下,终还是没有问出信中说的什么,要如此神秘。

 袁应泰接着说道;“苏将军可知道魏忠贤?”

 苏翎一怔,说道:“听说过。”

 袁应泰倒也是一怔,稍稍犹豫,接着说道:“去年年末。魏忠贤被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苏翎不解,问道:“这与其有关?”

 袁应泰点点头,说道:“将军可知道这司礼秉笔太监是做什么的?”

 苏翎摇摇头,说道:“总是内宫的太监。做什么,不过是侍候皇上以及内宫的人吧?!”

 袁应泰一笑,说道:“苏将军忙于军务,自然对这司礼秉笔太监不太熟悉。”

 苏翎也笑着说道:“袁大人,你不如说我的官儿小。还无权上奏朝廷吧?”

 袁应泰笑着摇摇头。适才所说,自然是客气,顾及苏翎的面子。这苏翎也是出现没有多久,这总兵官也才月余,如何能直达朝廷之上?再说,一个武官想上书在朝廷那些阁老、大臣面前指手画脚,可能么?怕是连看都没人看。这按规矩。苏翎也只能由辽东经略袁应泰转达,最多能直达兵部。这也就是最高权限了。

 袁应泰说道:“这司礼秉笔太监,还得由太祖朝时说起。苏将军不嫌闷?”

 苏翎笑着说道:“袁大人说说也好。也让我长长见识,说实话。这朝中的典故,我可是连听都没处听去。请教了。”

 袁应泰一笑。接着说道:“这还是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地四月,太祖整治内宫,增设了礼监司,用以掌管宫廷礼仪。到了洪武二十八年(139年)再次调整,司礼监的职权又变为掌管冠婚丧祭礼仪、赏赐笔墨书画、督导光禄司供应皇宫筵宴等等事务。重要的是,还新增加了一些差事,掌管御前勘合、内使出门马牌等事项,其地位已然不轻。”

 对于这些典故,苏翎当属初闻,其它的不说,单是这“掌管御前勘合、内使出门马牌等事项”便知道这是进入内宫地必经之处。不仅宫外的人要巴结,宫内的那些太监,怕是也要巴结的。

 袁应泰继续说道:“起初,太祖严太监干政,并不许太监识字,但到了宣德四年(1429年),却又在宫内特别设置了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太祖不许宦官识字读书之制立时便废除了。那内书堂便直属司礼监,其职责是为二十四衙门提供的宦官。那些记录御前文字地太监和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的文书房宦官俱都出自内书堂。”

 “后来,随着内阁票拟的出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批红也相应而生。”

 苏翎问道:“大人说说这票拟与披红之事。”

 袁应泰耐心地解释道:“朝廷上来自各地的奏章,要先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就奏章内容实现拟定处置方案,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再送呈皇上御批。皇上的朱笔御批,便叫做披红。”

 苏翎点点头,算是上了一课。

 说道这里,袁应泰又感叹地说道:“这票拟形成定制之后,那内阁大臣们,这位高位低,便全看披红地多少,这皇上恩准的多地,自然位重。想那张居正在万历初年,可是本本照批啊。”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这是闲话,不说也罢。单说那披红,本是皇上亲手所书,不过这到了后来,这披红,也尽数落在那秉笔太监之手。”

 苏翎问道:“那皇上便不看奏书么?”

 袁应泰说道:“当然要看,不过,不会全看。这宫外之人,又如何知道是哪一个批的?这也是朝官们自己闹地,有事没事便是一堆奏书呈上,想来皇上是不耐看完的。万历…”话未说完,袁应泰又是摇头。

 苏翎问道:“那若是太监私自做主,岂不是无人能知?”

 袁应泰看着苏翎,面色阴沉起来,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袁应泰低了声音说道:“我那友人在信中所说,便与此有关。那魏忠贤不过是个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遂自阉,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被选入宫。那魏忠贤极善钻营,察言观之术想必定是不凡。这先在宫中结太子太监王安,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上母客氏,当时皇上年纪尚幼,那魏忠贤是用尽心思,甚得皇上心,这不,皇上继位没过多久,那魏忠贤便升任司礼秉笔太监。”

 苏翎疑惑地问道:“袁大人,这些人,是如何知晓地?”

 袁应泰笑了笑,神秘地说道:“你道那些世家大户,便没自己的路子么?否则如何庇护那些自家子弟?苏将军,这些世家大户,能维持数十代不倒,这每一家可都有数不尽地秘事。若是苏将军能将之收为己用,这助益可是不小啊。”

 苏翎却没理会袁应泰的又一次暗示,接着问道:“那这到底跟这魏忠贤有何干系?”

 袁应泰又开始犹豫起来,拿眼睛向苏翎看了几次,然后才低声音问道:“苏将军可知红丸一案?”

 苏翎想了想,点点头,说道:“略有所闻。”

 袁应泰接着说道:“这详情便不说了,只是,我那友人估测,此事可与魏忠贤不了干系。”

 苏翎一怔,说道:“果真?不是说是疑案么?”

 袁应泰摇摇头,说道:“信中也未肯定,只是从魏忠贤得势上估测的。以魏忠贤与皇上的关系,自然是此时最好。”

 从得利最大的人身上推断,这个角度倒是选得不错。苏翎暗自点头,看来这人还真是不一般。

 不过,这到底绕了多大个圈子?苏翎旋即望向袁应泰,要看其到底怎么说。

 袁应泰看出苏翎的想法,便说道:“以魏忠贤这样的心,这掌了披红之权,朝廷之上必定要有一番风雨。没有这人,朝廷上还争论不断。这太监干政,迟早会有人弹劾,到那时,你说魏忠贤会如何应对?”

 苏翎不答,袁应泰便继续说道:“按信中所说,到时候,除非皇上亲手披红,否则后定然是魏忠贤独掌大权,这朝廷上的百官也只有顺、逆两种选择。我那友人看得极远,他说,这逆者,过不了几年,便不得善终,而顺者,早晚要应验正这句话,到时下场会更惨。”

 袁应泰看着苏翎说道:“所以,这最稳妥的地方,反而是眼下的辽东。”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就说回来了?所以你那友人便选了我?”

 袁应泰一笑,说道:“正是。我不妨实话实说,苏将军一身清白,与朝中哪个都没有瓜葛,眼下又是在辽东独掌兵权,其不正是个好人选?”

 苏翎笑着问道:“你是说那魏忠贤也不会与我有瓜葛?”

 袁应泰答道:“这一是太远,将军与其不会有什么纠纷。恐怕这几年,将军都不会找其麻烦,他自然也寻不到将军头上。在说,以将军的手段,就算找上门来,想必也会有应对的法子。”

 苏翎正要说话,袁应泰却抢先说道:“今我已将话说完,将军不必此时便定,来方长,等等看,也是好的。”  M.NiUDuN xS.com
上章 明月东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