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的歌声
在炎炎的夏日,史秀辉送来了他即将出版的诗文集《秋夜箫声》的清样。
我一边读着,一边回想着这几年与他交往的感触和印象。
认识秀辉是在1999年夏季,寓居北京的作家郑炜回乡省亲,经郑炜介绍,我们便相识,继而成为好友。
秀辉对文学的热爱不是偶然间形成的,在上小学期间,他就
上了评书。放了学就坐在收音机前,听刘兰芳说《杨家将》、《岳飞传》,每每听得如醉如痴。
上了高中后,他和几个文学爱好者一起组织成立了希望文学社,并创办了社刊。在课余时间,组稿、写稿、刻版、油印、装订、发行,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1990年在全国校园文学社社刊大赛中,他主编的社刊——《希望》荣获了三等奖。获奖的殊荣使他的创作热情更为高涨,同年,他的小说****作《山之子》在南京市举办的全国校园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获得了三等奖。1994年为了系统地学习文学理论,他参加了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的函授学习,在林斤澜、吴思敬、陈建功等名家的指导下,秀辉的创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学院组织的作品大赛中,他的《秋野》、《致海明威》、《远方消息》三首诗获得了一等奖。同年,他的诗歌《冬的最深的时候》入选《中国现代诗发展与研究》一书。并逐渐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他的作品和他一起逐步走向成
。
闲暇时节,我们常邀三五文友一起驱车去羊
拜谒元代亳州太守徐琛墓,去石莱白马寺瞻仰树围有“七搂八拃一媳妇”之称的天下第二银杏树…每次外出都有收获,秀辉总有一篇好的散文或诗歌问世。
秀辉极具个性,极有情感,与他熟悉的人都知道,秀辉极易动情,且外
,这一切都出自他明净豁亮的内心。他坦诚,若是朋友托他办事,他又极为认真,且吃苦受累毫无怨言。人都说,他可靠。
或许,这一切都是他多情多感的基础。
让我们看一下诗人展现给我们的诗美的世界吧:“握住一束麦穗吧/握住一只只
裂的手/丰收的意愿潜入我的情感深处/我们没有理由沿麦田而去/我们
的
襟麦
翻滚/土地如此辽阔/生存的活力暗香浮动/戴上你五月的花束吧 花的源头/正是我们终
守望的麦地”(《歌唱麦穗》)。诗人的诗情是由他深深地爱着的土地引发的,他对土地的爱恋,使他的诗,也具有了土地的深沉宽广,土地的博大
深。
秀辉是从杞国故都的土地上走出来的青年作家,他深深地爱着脚下的土地,他投入了浓浓烈烈的感情去歌颂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在四月的泥土上/沿着我们的脚印/播下命运的种子/播下希望的种子/生命的光泽/把春天的面庞镀亮”(《播种四月》)亲切、自然、深刻。
《秋之联想》《为季节而战》《棉花地》《挂在墙上的铁锄》《路过果园》等每一首诗,无不飘散着一股泥土的清香。这构成了他作品的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凭着良知和才气,营造了属于自己颇具风采的精神家园。“诗人创造出这种艺术境界,就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意味无穷的美感。”(《空山响
泉》)
秀辉的散文也都倾注了情感,尽管选择的是一个片段,一个侧面,一种感触,但“以一斑窥全豹”依然可见其特点和意蕴。有的亦不乏闪
出神韵风采。
“秋日的黄昏很
人,大地和山岭都被蒙上一层柔和温馨,神秘而
人的色彩,让人忍不住要走出去,融入其中。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心中却想着一个静的世界——那座花园以及那方荷塘,在秋日的黄昏中该是静寂而幽深吧?”(《秋荷》)朴实的语言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这使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恰似秀辉,是永远的爱心把他的诗文燃烧得既朴实又深沉!
M.nIUduN 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