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女人、牛肉面
老街以前是坝上的主街。那时,小城沿河两岸靠一座木质浮桥相连,从桥码头上岸,再上几十步青石阶,便是老街。这码头叫盐码头,昔日小城的井盐便是从这里上船运出去的,可以想见当年的老街是如何的商贾云集。
解放后,老街继续繁华着,是小城的经济文化中心。记得川剧院、菜市曾经在这一带。街上有国营的百货店、五金店、杂货店、
纫店、饮食店,甚至还有一家裱画的,人
如梭。
后来,在距旧桥一百米的上游修了水泥桥,并新辟了一条主街。浮桥成为了历史,置于河边,弃之不用。在一次大暴雨中,它沉入了河底,彻底退出了人们的视线。随后,菜市移了位置,川剧院也关了门,老街成为了背街。由于不是主街,街上的建筑不再翻新,瓦房低矮,门窗陈旧,地面
裂,在一处墙面,甚至还残留着“将无产阶级文革大革命进行到底”的红色标语。街边的法国梧桐有四、五十年的树龄了,这树子爱生虫子,在其他的街道早已淘汰,这里却还留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街开始以餐饮为主。诸如翘脚牛
、肥肠火锅、花江狗
、豆花饭、
血旺,一家连一家。店面大小不一,大的百把平方,小的二十来平方,灶台搭在街边的屋檐下。店内往往陈设简陋,绝无空调之类的奢侈品,在夏日里,也就几把满是油烟的电风扇咿呀。
老街上有个卖牛
面的女人。说到做生意的女人,让人想到施耐庵笔下的潘金莲、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可这女人却一点也不漂亮。她的身材已经发福了,不能再用窈窕之类的词汇。脸盘有点儿方,扁鼻头,大嘴巴,小眼睛,眉梢上有块铜钱大的黑斑。
女人的不漂亮并不影响生意,因为她能做出很好吃的红烧牛
面。她的牛
臊子和别的店做法不一样,据说是家传,配料有秘方,工序很复杂,要红烧好几个小时,味道格外浓香醇厚。面店也是祖上传下来的,前面卖面,后面做面和家居。在民间,手艺和祖业一般传男不传女,她家却传给了女子。
女人的面店很小,只有三张木桌,两张方的、一张圆的。桌面的油漆剥落得差不多了,
出木头底
,木纹清晰地弯曲着,能数清木材的年轮。平整的水泥地面,白色的墙壁,整体看来还算整洁。门前的梧桐树下有一个卖生面、抄手皮和饺子皮的摊子,由她丈夫经管着。
女人待人很随和,脸上总挂着微笑。她的嘴很甜,记得好多人的姓,对于进出的顾客,某大爷、某医生、某大姐的,叫得很周到。还能记得老主顾们口味上的细微差别。比如我不喜爱放得过辣,她在放佐料时总会少些辣椒。我偶尔带着儿子去吃了几次,她甚至能记得我儿子不要香葱和芫荽。
女人的手闲不着,嘴也不闲。她边煮面边和顾客摆龙门阵(聊天),吃面的人呢,也喜爱边等面,边把自己知道的新闻大事、市井趣闻讲给大家听。大到美国的太空站需要维修,俄罗斯的核潜艇被撞沉了,小到刘二娃打麻将输钱被老婆罚跪脚踏板,王幺娘的大花猫赖在李四妈家不走。讲到精彩之处,时常引起哄堂大笑。于是,小店虽然地处背街,生意算不得红火,却很有几分人气。
周围店面的伙计和老板、附近银行和机关的小职员都爱到这店里来吃面,不远处一家小医院的医生也常来。甚至还有染着黄发的时髦女子,扭着细长的高跟鞋,踩着坑坑洼洼的路面来吃面,成为老街的一道风景。
挨近过年,店里多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白白
,有几分水灵动人。她帮着端面,抹桌子,扫地,很是利落。一问,原来是那女人的宝贝女儿,在某大学念书,眼看要毕业了,正在找工作。那女人希望女儿能在大城市的大公司谋个文职,远离老街,远离小城。到店里吃面的人也这样认为,他们说,那样才有出息。
在城市的写字楼里,那些面色苍白、默默俯案的职员中,不知有多少来自各式手艺家庭,比如打铁、竹编、印染等等。他们的上一辈含辛茹苦地劳作,就是为了让儿女走出去。在他们看来,继承祖传的手艺,远不如好好读书,在公司或机关里谋个文职体面。
一年后,老街要建一个大型的综合生活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老街的房屋很快被拆得只剩下骨架了,崤嶙嶙地立在那里,有的房架上还遗留着雕花的檩子,古香古
的。檩子拆完以后,推土机轰隆隆地进场了,剩下的残垣断壁在它的车轮下变成了瓦砾。法国梧桐、文革标语…老街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在这天翻地覆中,偶尔有几个老住户立在那里,目送着昔日的家园,议论着将要废墟上耸立起的高楼大厦。
卖牛
面的女人没有经历这一切,此前,她因为一场疾病变卖了店面,彻底退出了餐饮业。他们一家算是和牛
面断缘了,我不知该为他们高兴还是惋息。
老街消失了,牛
面倒还没有消失。在这小城里,但凡开面馆的,都有牛
面卖。可是,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可口的牛
面了。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