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每文集 下章
登鹳雀楼
   几乎三岁以上的中国孩子们或许都会背诵这样一首王之涣的唐诗:“白依山尽,黄河入海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所指的楼,就是名闻天下的鹳雀楼。

 诗因楼而生,楼因诗而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只有二十字,却大气磅薄,令人襟怀豪放。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景,但一开口就浓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也正因了这首诗,鹳雀楼理所当然地和黄鹤楼、岳楼、滕王阁一道成为名冠华夏的四大名楼。

 楼招天下客,诗引五洲宾。一千多年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和芸芸众生对于鹳雀楼的向往。然而,遗憾的是,此楼700年前就已经毁于战火。多少关于登顶鹳雀楼的向往,只能是空怀一腔渴望。

 斗转星移。当时光步入二十一世纪之际,一座按照当年鹳雀楼原样进行设计却比原楼更为宏伟壮观的的新鹳雀楼终于出现在山西永济市的黄河岸边,并于2002年国庆节,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

 10月下旬的一天,秋高气,万里无云,怀着对鹳雀楼挥之不尽的向往和对王之涣“更上一层楼”的感念,我们一行十人终于踏上了登临鹳雀楼的行程。行至黄河滩涂,高高耸立的鹳雀楼映入眼帘。在离此楼还有五十米远的时候,就能看到江泽民手书的“鹳雀楼”镏金巨幅牌匾高悬其上。走进鹳雀楼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泽东同志手书的“白依山尽,黄河入海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书法。据说,主席在世时对此诗甚为喜爱,曾经数次手书此诗。可以想见,在伟人心目中,《登鹳雀楼》一诗不仅仅气势磅薄,更因为它是华夏儿女心中的一座丰碑,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终于登上了鹳雀楼的最高处——六层楼,迫不及待地感受王之涣当年“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果然非同凡响。极目远望,真有凌空飞之势,即可鸟瞰那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到海不复回”奔腾汹涌的气概;又可望那阡陌织、坦无限的大地,遥望“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华夏祖的历史风貌;南望起伏连绵的条山,西览雄伟壮观的西岳华山。登临此楼,黄河在脚下过,陕西、山西一河相隔,一水相依,不让人真切感受到从古到今秦晋之好的佳话。

 临走前,同行的几位同伴争先恐后和王之涣铜像合影,握住五之涣书写《登鹳雀楼》的那支笔,我沉浸在无限的遐思中…  M.NiuDuN xS.CoM
上章 阿每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