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章
第九百九十四章 重组
 到六月下旬,不单郭庭担任总经理、以客车研发、生产为核心业务的新原野改制方案得到省‮府政‬批准通过;在多方努力推动之下,省里也同意沈淮“新设重并”的方案,省国资东江地产集团以最快的速度挂牌成立,周伟民担任组‮记书‬、董事长,以接收重整省国资地产开发业务及相关资产,以达到清理债务、壮大发展的目的。

 省钢、淮煤、省国投等排名前列、有着较強盈利能力的省属集团旗下地产开发公司都予以保留;除了华宾置业、华运建设两家以住宅开发为主的省属国企之外,还有其他省属企业所属的十九个集资房、商品房、商业及办公楼宇在建项目都置⼊东江地产旗下。

 东江地产组建后,除了资产、资源整合后,在建项目需要继续建设之外,省纺织集团即关停北塘区的印染厂,由东江地产接手旧厂,负责与北塘区共同筹备‮溪花‬街道旧城改造及‮溪花‬市场二期工程建设。

 华宾置业、华运建设是地产开发及建设为核心业务的省属国资企业,在省內发展地产开发及建设业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只是这两家企业多年来管理混,还挂了一堆合资、合作企业昅食利益,将隐债务都算在內,没有将內都亏空掉,已经是近年来国企工委加強审计,这两家企业一把手这两年內相继落⼊法网的结果。

 这两家企业没有什么优势资源注⼊新成立的东江地产;而其他省属企业将在建的十九个房产项目剥离出来,更是出于借机甩包袱的念头。

 最终除了逾五十万平方米面积的在建项目、二十亿的债务之外,东江地产集团得到最为核心、也最为叫人头痛的资源,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近两千人员工队伍。

 收权从来都非易事,改制重组自然要先擦庇股。

 就算将置⼊的在建项目花力气建成、成功售出,也填不了二十亿的债务所形成亏空,东江地产从组建之际帐面净资产就是负数。

 不过好在以建设‮行银‬为主,四大国商行与业信‮行银‬、徐城城市商业‮行银‬,都对拥有近七成省属企业旧厂土地置换开发权的东江地产未来成长有着很強的信心,愿意为东江地产主导的省企外迁、土地置换、项目续建、地产开发等业务总共提供二十亿的授信,也是表现出省金融体系近年来对省国资企业以往所没有的支持力度。

 沈淮、周伟民也将东江地产成长的第一炮押在‮溪花‬市场二期工程建设上。

 省纺织集团的印染厂关停后,土地无偿划拨给东江地产使用,但印染厂占地面积仅一百三十亩。

 ‮溪花‬二期,除了四座总面积达三十万平米的专业批发市场之外,还将建设包括一座物流运输基地、旅游购物广场、餐饮休闲街以及三栋商业写字楼在內的商业配套,总占地面积达到六百亩。

 加上北塘区‮溪花‬街道对周边地区的旧城改造、环境改善,整个项目除了印染厂关停近千职工需要安置外,还有近七‮家百‬住户需要拆迁。

 为尽快拆迁、腾出建设用地,沈淮、周伟民决定从北塘区的在建项目拿出来七百套住宅来,用于安置因旧城改造及‮溪花‬市场及商业配套建设需要拆迁的住户——这也有利快速消化东江地产从其他省企业接手的在建住宅项目。

 除了‮溪花‬市场二期,消化从其他省属企业接手的近二十个在建项目,也是东江地产组建之初就要做的重中之重,也是快速消化从其他省属企业承担的近二十亿债务、减轻自⾝财务庒力的重中之重。

 这些个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省属企业利用自⾝位于城区的优质土地资源,想要创收增利或解决改善⼲部职住房而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跟商业写字楼。

 这些项目规模小而零散,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队伍也良莠不齐,没有出现⾖腐渣工程,就已经是天幸。

 住宅项目倒也好消化,那么多的省属企业⼲部职工都有迫切需要改善住房的需要;这次作为包袱被甩手、置⼊东江地产的,多为那些省属企业盲目上马、开发到一半又缺乏财力继续建设、短期內无法消化、有烂尾趋向的写字楼、商业建筑,很考验新成立的东江地产的消化能力。

 沈淮也不会将所有事都推给周伟民承担。

 近二十年来,‮港香‬实业不振,贸易、服务业及房地产业欣欣向荣,相当多的‮港香‬投资商相比较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商而言,对发展实业‮趣兴‬实在不大,却对房地产业独有情衷。

 鹏悦现代城虽然很多项目会寻找合作者共同开发建设,但鹏悦现代城的建设周期较长,中心商务区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成,而与鸿基、长青集团关系好的一些‮港香‬投资商,他们对社区成郭的城区中小商业楼盘‮趣兴‬更大,这也更符合他们投机的倾向。

 沈淮稍有精力,就拉着宋鸿军一起替东江地产义务担当销售员、招商代表。到九月底,沈淮就相继替东江地产以出让股份、项目合资的形式,在四栋写字楼里引进六个亿的续建及改造资金;又整体出让两栋楼为徐城引进两家三星级‮店酒‬项目的同时,东江地产也因此回笼三亿资金。

 ******

 东狮集团接手整并原野的乘用车部门,部门人员及生产线整合、內部技术改造升级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七月底才告一个段落

 重组中原野有近四千辆轿车库存由东狮集团消化,虽然这四千辆轿车的“回炉”再造工作相对简单,但东狮集团还是拖到七月底才向市场推出第一款轿车车型。

 东狮集团此前的准备相当充分,利用之前的⽪卡销售渠道以及整合原野之前的轿车销售渠道,在八月之前就与各地的经销商建成二十余家4s店,合作销售门店更是多达六十家。

 而充分的广告酝酿,比同类车型合资车低上一截的售价,以及与业信等‮行银‬合作的金融支持策略,东狮集团在推出第一款轿车,就受到市场的热捧。

 到九月底,东狮第一款轿车就累计销售八千辆,远远超过原野此前一年的轿车销售成绩,也超过外人对东狮集团的期待;也叫人越发确信刘继周就是淮海省能做好汽车项目的人。

 而东狮集团传统就占优势的⽪卡,到九月底也是累计销售超过一万五千辆,在去年的基础之上翻了一番。

 这除了今年的汽车市场持续大幅增涨之外,也由于十二亿资金以及业信‮行银‬等合作资源的注⼊,使得刘继周及东狮的团队有了更好发挥的空间跟天地。

 然而这对东狮集团仅仅只是初步的成功,整合后的东狮集团生产线仅五万辆轿车、两万辆⽪卡、两万微客的年产能,并不能満⾜明年的市场需求。通常说来,汽车产业的产能与实际产销售量比例要控制在2:1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东狮集团的现在生产线产能都需要进一步的扩大,同时还要引进新的车型、发动机技术及生产线…

 引进技术、扩大生产,第一缺的就是资金。

 无论是省里还是潘园乡‮府政‬,还是刘继周家族,都没有能力再向东狮集团注⼊资金,除了‮行银‬
‮款贷‬、引进新的合作方之外,最佳渠道就是通过东江精化再次发行可转债。

 第一次公开发行可转债,东江精化处于低期,除徐城市的企业,也没有什么投资者看好对东狮集团的股权投资,故而第一批可转债约定转股价格每股不到2元。

 而到东狮集团第一款车款热销,作为持有东狮集团40%股权的东江精化,自然也被证券投资商及股民看好,股价增到4元,这时候再发行可转债,转股价格就⾜⾜比前次⾼出一倍。

 此外,东江精化此次发行可转债获得的资金,也不会再以净资产折算的低价扩大对东狮集团的持股,而是仅仅作为普通的公司债借给东狮集团用于产能扩张。

 这对东江精化的股价没有进一步的刺及更大的增值作用,自然就最大限度的削弱投资者对可转债的认购‮趣兴‬。

 两次可转债发行的间隔时间这么短,第一次参加可转债发行的企业,就算心有余也力未⾜,包括浦成集团,都只愿意象征的认购了一些。

 第一次认购可转债的债权人以及东江精化的股东,是有认购优先权的,但省国投以及浦成等债权人放弃认购优先权之后,梅钢系初步估计这次可以认购八亿东江精化的可转债。

 虽然转股价格比第一次要⾼出一倍,但也确保没有人以后能再跟梅钢争夺东江精化的控股权。

 *****

 郭庭⼊主后的新原野,客车业务的销售主要还跟各地的客运公司打道,而且也没有东狮汽车厂十年磨炼成的成团队去推动各方面的工作立即进⼊良的状态,很多工作都需要重塑,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呈现爆发式的增涨,而点点滴滴的改善在短时间里也难叫外界觉察。

 不过,东狮集团第一款轿车的热销,就让原野的改制重组工作笼罩上光环,也就没有人会不识趣的去质问新原野的缓慢成长——再说郭庭⼊主新原野,比刘继周接手整合原野的轿车部门时间还要晚三个月,大家在这里也是变得更有耐心。

 而在整个夏季以及初秋时节,沈淮重点推动的还是组建以电站、输配电设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电气集团。

 由于淮海省內电力产业发展迅猛,未来的增涨又有预期,不管电力集团、仪电集团还是机电总公司,在相关设施制造业务上都是盈利的。

 甩包袱式的重组容易,但想叫这些部门将能盈利的核心业务让出来,比割⾁还要痛、还要难、还要剧烈挣扎。

 从组建电气集团的设想抛出来的那一刻起,省里就闹得沸沸扬扬。

 最终形成的方案就是由省仪电集团、机电总公司、电力集团为主发起人,成立淮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将与电力装备制造相关的业务及资产计三十亿注⼊其中,计60%股份;东江电力、淮能集团总计注⼊20亿资金,计持40%的股份,此外也接受省第一机械总公司等省属企业剥离下来的相关业务跟债务。

 在沈淮的坚持之下,机电总公司组副‮记书‬、副总经理胡泓伟,得以担任淮海电气董事长兼总经理。

 沈淮支持胡泓伟执掌淮海电气,不仅因为他是小姑宋文慧的校友,更主要的是淮海湾电力产业这几年大发展,胡泓伟是机电总公司內部抓住这个机遇,推动机电总公司大往电力装备制造方向发展的核心人物。与梅钢、淮能的关系都保持融洽的同时,机电总公司在胡泓伟‮导领‬之下发展起来、这次注⼊淮海电气的业务及资产、人员最为庞大。

 最终组建的淮海电气,虽然拥有五十亿的净资产、拥有分支公司及大中型制造工厂十六家,也覆盖电站及输配电设备产业大半的产品,置⼊的省电力仪表研究所也有相当強的科研实力,单就规模跟竞争力还是远不能跟国內外一流电力设备制造商的。

 淮海电气组建后,沈淮直接参与的工作,就是推动在秦江区‮际国‬产业园以西、以淮海电气为主体,与秦江区合作建设电力设备产业园。而在淮海电气正式组建之前,沈淮就着手寻找海外电力设备制造商进行技术引进、扩大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合资合作。

 无论是淮能、东江电力此前接触、有业务往来的海外电力设备制造商,还是看好淮电东送背后、淮海省及周边地区‮大巨‬电力设备市场需求、看好淮能及东江电力发展的海外电力设备制造商,都是有积极意向与新成立的核心业务发展更明确、技术、资金、人力资源更密集、更具优势的淮海电气展开密切合作的。

 在十月上旬,在电力设备产业园奠基的同时,淮海电气就有四家大型电力设备及线缆合资厂在产业园破土建设,为淮海省以及徐城市新增3亿美元的新增引资成绩。  m.nIUdUnXs.cOm
上章 官场之风流人生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