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下午茶(中)
房子的话题永远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我有这个把握。
我依旧顺着这个话题继续道:任志强、陈宝存等人,对楼市的预测多为看涨,是“春天派”的春天,他们的这些预测,细节或有误,但大体上符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与“唱空派”截然相反,以任志强、陈宝存等为代表的“楼市春天派”的预测素来以看涨居多。
在“调控年”的2005年,任志强称,调控的目的在于稳定房价,而非打
房价。他因此预测2006年的房价会上涨。
北京高价楼盘每月卖不了3套”的2009年初,大部分的学者和机构均对楼市未来走势不乐观。而此时任志强却说,房价一定会往上走。
自2010年“史上最严调控”出台实施至今,任志强又多次“逆势”预测“房价必涨”他最近的一次预测发布于2012年9月,他说“明年3月房价将暴涨”从目前的数据看,这一预测有望成真。
与任志强一道,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也被视为“春天派”的主力之一。2010年初,他曾预计当年北京房价将维持15%—30%的涨幅。而后来的报道显示,北京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20328元/平米,同比大涨42%。
此后的2012年4月,面对有专家提出楼市成
惨淡可能导致降价的说法,陈宝存表示“怎么降的肯定会再怎么涨回去”——依当下的情况看,此话并不算虚妄。
更为惊人的言论出自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2012年,董藩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阐述过他的预测“25年后全国商品房均价为每平米9万元,其中北京每平米达到80万元,南京每平米在40万-60万元左右”
此前的2011年7月,董藩曾预测2012年的房价走势称,2011年末到2012年初,房价有望小幅度回落,但价格增长仍是常态——现在看来,这与过去两年间房价的走势基本吻合。
从知名专家,到社科院,再到投行,甚至各
草
,都不断发表着自己对于房价的预测,房地产市场成了一场全民大竞猜。
楼市预测俨然像一个全民参与的竞猜游戏。一些研究中心非地产领域的经济学家、社科院等机构、甚至是炒房者和艺人,都会时不时就房价走势谈论一二。
2011年时,巴曙松认为当年房价“下跌10%也不算多”;李稻葵则曾预测,2012年房价总体会有一定回落。
2012年4月,茅于轼表示,楼市泡沫已无药可救,最后必然会走向破灭,届时房价下降50%都不过分。此外,他还曾称,2012年很可能“有大型房地产企业破产”
上述经济学家的预测均与结果相距甚远。
宋副区长微微含笑道:由于大众期望房价下跌,因此‘唱空派’更受追捧,‘春天派’则往往被喊打。但事实却不以大众的期望而转移。”
强子附和道:“早期,‘唱空派’看跌房价的言论,
合了不少
购房者的期望,受到广泛追捧。以易宪容为例,2005年后,这位前社科院专家,在屡次唱空楼市的同时,还抛出过‘最多三年,老百姓都买得起房’和‘开发商都怕我’等语句。这些观点受到了一些
购房者的认同。易宪容有时亦被称为‘房地产平民代言人’、‘底层意见领袖’等。”
话题引起共鸣,我像一个主持人一样,又继续话题道:据媒体报道,2010年曹建海的上海书友会前,读者以40多岁的中年人为主。一位无力承担房价的读者称,他期待房价下跌。曹建海现场发表的分析是,房价将在2012年崩盘。
“唱空派”屡获人心的同时“春天派”的代表任志强则成为“全国人民最想揍的人”之一。
任志强多次预测房价上涨和发表“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等言论,曾被批“触痛了买不起房的底层购房者。”
数年来,谢国忠、易宪容、牛刀等人的预测悉数落空。一众听信者只能蒙受多掏购房款的损失或继续无力买房。
“信牛刀,住牛棚”等戏谑段子开始
传于网络,此话的前一句则是“信志强,住洋房”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不知道在这里说来合不合适?”强子饶有兴趣的询问我等。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就是不要太那个。”我鼓励道。
强子摆摆手,摇头说:“嗯,不是关于那个的,我是听你说专家预言的事,我想起两只乌
的笑话来。”
我们都端茶喝水,等他讲段子。
两只乌
在田边头对头一动不动。
这时一个专家问旁边的老农:“这两只乌
在干什么?”
老农说:“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
专家指着一只
壳上有甲骨文的乌
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乌
已死五千多年了。”
这时另一只乌
伸出头来说:“草!死了也不说一声,害得老子在这里干等。”
一句话刚刚说完,那只有甲骨文图案的乌
大笑把头伸出来说:“你输了吧!专家的话你也听信啊!”哈哈…笑声一片。
程副台长道:“想出位就做预言家?”
我接话道:没错,董藩说,有些专家为搏出位甚至不惜去说一些反话、假话和说不着边的话。
除了技术因素外,在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看来,很多人在预测动机上“是有问题的”
董藩称,有些专家会刻意地去讨好官员和舆。论“讨好官员不会犯政治错误,讨好舆。论则容易成名”他说,有些专家为搏出位甚至不惜去说一些反话、假话和说不着边的话。
有位素来唱涨的人士,就对前不久外界关于他的一些指责不以为意。对他而言,那不过是“没花钱又炒了把名气”而已。
有了名气,就意味着有机会在报纸开专栏、在电视台录节目以及出席活动。据报道,2007年,一位“楼市专家”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他参加一次开发商的活动,拿到的车马费比该记者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宋副区长说:“我前两天注意到《北京晚报》报道称,去年底,一位房地产圈内的学者出席天津的一个论坛,发表了30分钟关于‘2013年房价预判’的演讲,3万元‘出场费’就轻松到手。”
我说:“我也知道一些关于部分房产商出面预测房价,以至于让外界产生其为自身利益代言之嫌。2004年
节前,潘石屹的一篇名为《2004年北京房地产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文章被发至诸多地产记者的邮箱。此文中,潘石屹‘第一次肯定地说’,2004年北京房价将要上涨。该言论被几百家媒体转载后,引发市场轰动。
节后没多久,潘石屹旗下的建外SOHO即价格大涨。2004年9月,当时的建设部曾发文批评称,部分开发企业利用政策信息的不对称,恶意炒作,致使个别项目房价短期内非正常上涨。《人民
报?海外版》曾在2006年刊登过潘石屹“表演是基于商业的需要”的一番话。潘石屹说,‘你不出去表演没人知道你,房子就卖不出去了’。”
面前的三位纷纷
出鄙视的表情。
我感叹道:”屡屡看跌落空的易宪容说,既得利益者总是希望用言论来左右整个楼市预期,来让过高的房价不下跌——过去十年间,多空双方总是相互指责、攻讦不断。在一波又一波的论战和赌局中,除却名声,输家似乎毫无损失可言。”
“是啊,听你这么一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还真是这帮预言专家在左右呢。”程副台长苟同道。
我趁机问程副台长:“程台长,我们这场谈话怎么样?您感兴趣吗?”
程副台长深深点头。
得到肯定的答复,我接着道:“这就是我们公司的策划方案之一:经济下午茶。喝茶聊天,话题关乎经济和民生,每一个议题都是当下的热点。”
“经济下午茶?有点意思,市场前景如何?”程副台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回答道:我们的选题关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涵盖各个年龄层的受众群体。
0岁,出生时,我们为4岁能上上一所好的幼儿园忙碌;
4岁,在幼儿园我们为7岁能上一所好的小学忙碌;
7岁,我们为9岁四年级分班分到优秀班而忙碌;
9岁,我们为12岁小学毕业能上一所名牌初中而忙碌;
12岁,我们为14,5岁能上一所重点高中而忙碌;
15岁,我们为18岁能上一所重点大学而忙碌;
18岁,我们为21岁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而忙碌;
21岁,我们为了27岁房子车子而忙碌;
27岁,我们为30岁结婚而忙碌;
30岁,我们为32岁生小孩而忙碌;
32岁,我们为小孩的各种费用而忙碌;
35岁,我们为小孩能上一所好的幼儿园而忙碌;
38岁,我们不单要为小孩上一所好的小学忙碌,还要为赡养好我们的父母而忙碌;
40岁,我们继续为小孩上一所好的初中,为赡养好我们的父母而忙碌,同时,我们为了自己的养老,必须在名利场上死拼一把;
45岁我们我们继续为小孩上一所好的高中,为赡养好我们的父母而忙碌,同时,我们为了自己的养老,必须在名利场上死拼一把,虽然很累我们还在继续坚持;
50岁,我们发现我们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开始各种养生,我们为健康而忙碌;
60岁,我们打算退休,享受生活的时候,发现,我们已不再年轻,我们已经做不了过山车,我们无发忍受KTV,虽然养生,但是之前的损害已经让我们得了各种老年病,我们发现我们不能远游了,即使远游,我们发现,我们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激动,剩下的只能违心的说着夕阳无限好。
慢慢的发现我们就这样过完了我们的一生。
这时,程副台长打断我的演讲兴致,发问道:“我想听听你在下午茶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思路?模式是什么?”
开始询问模式了,我知道程副台长已经认可我们的理念了,成功在即,我心中窃喜。
我刚要阐述我的经济下午茶模式理念,电。话响起来,我对众人说不好意思接个电。话。
电。话是医生打来的,问我:“干吗呢?”
我小声说:“嗯,开会呢现在。”
医生不信:“开着会你接什么电。话?”
嘿,他还有理了,我说:“我怕你找我有事。”
医生:“你是在开会吗?别敷衍我,人家有小三的人才撒谎说开会的。”
我说:“我没那必要,我连老大还没有呢,谈不上小三小四。”
“嗯,也是,”电。话那头传来吃吃笑声。
“笑什么?”我问他。
医生笑
着问:“你听说没有我们济南一个副市长因为情人要挟,被
无奈雇人将情人杀了的事吗?”
我:“呵呵,我听说了。”
医生:“我觉着吧,大可不必下如此毒手,不明智。”
我:“你有什么好策略对付难
的小三。”
医生一通叽里咕噜,说完笑的我前仰后合。
末了,我对医生说:“好了,我真的在开会呢,有事回去聊。”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