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风云 下章
第五百一十四章 后继乏力
 美军无路可退丢掉克鲁斯就意味着将丢掉圣克拉拉从而失去整个古巴。[]

 三月五突破口扩大到了十公里已经有三个陆战师越过了美军防线两个陆战师向克鲁斯推进另外一个陆战师则向西运动。美军一直在稳步退却但是没有溃退也没有放弃克鲁斯。

 当时在突破口东面的美军全部往克鲁斯撤退。

 大概是布雷德利有先见之明在此之前就在克鲁斯附近修建了环形防线而且把防御阵地扩大到了克鲁斯郊外。虽然美军的防御重点在南面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突破口在西面但是利用前线军队争取到的两天时间美军完成了防御调动大批主力部队转移到了克鲁斯西面。

 在突破口西面的美军没有往克鲁斯撤退而是一步一步的退向大哈圭。

 也就是说这次突破把美军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有趣的是东面的美军要比西面的多得多即美军的防御重点依然是圣克拉拉而不是哈瓦那。

 事实中国海军陆战队在这个时候获得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就是以围困的方式拖住克鲁斯以东的美军主力部队然后分出更多的兵力向哈瓦那进军。只要陆战队行动迅速美军就没有机会在哈瓦那沦陷之前派出增援部队也就将丢掉半个古巴。

 只是顾祝同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陆战队向哈瓦那进军的速度肯定快不到哪里去。

 主要就是在取得突破之后不管是向克鲁斯进军还是向西推进都难以得到舰队的炮火支援。到时候能够为陆战队提供支援的除了航空兵之外。就只有陆战队自己的炮兵了。

 显然陆战队的炮兵并不强大。*

 可以说这也正是陆战队与陆军的主要区别之一。

 在陆军中炮兵有很高的地位。别的不说中国陆军将领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来自炮兵部队。大战打到这个时候陆军不但有炮兵营、炮兵团与炮兵师还组建了炮兵军与炮兵集团军。

 在陆战队中。炮兵的最高编制就是营。

 一般情况下炮兵营直接编制在陆战师中并且根据作战需要配发给陆战旅或者是陆战团。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炮兵营还会被拆散成炮兵连加强给步兵营或者单独用在关键作战方向。

 此外在步兵营中也有炮兵连。只是隶属于营的炮兵连一般只装备迫击炮与无坐力炮。在大战初期。陆战队的炮兵连还装备有一些便于野战的山炮只是到了大战后期。山炮全部被淘汰了。

 由此可见陆战队的炮兵部队弱小得多编制规模也小得多。

 这直接体现出陆战队不是很重视炮兵。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在大洋战场陆战队几乎不需要炮兵或者说陆战队的炮兵就是在海岸线附近活动的战舰与火力支援舰。在攻打岛屿的作战行动中。任何时候都有战舰在战场附近活动随时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在攻打西南太平洋的时候陆战队还获得了火力支援舰。炮火支援有了更大的保证。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陆战队完全没有必要组建一支强大的炮兵。

 当然没有炮兵也是不行的。

 在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战斗中陆战队缺乏炮兵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随后在攻打新喀里多尼亚、攻打澳洲大陆的战斗中这个问题再次暴了出来。[ 找小说素材就到]只是得到舰队与航空兵的全力支援问题还不是那么严重。

 直到攻打美国西海岸特别是进军圣迭戈的时候陆战队缺少炮兵的问题才引起重视。

 只是这个时候再来解决问题已经太晚了。

 别忘了为了减少军费开支裁军行动已经开始zhèng fǔ肯定不会为陆战队专门研制与采购火炮。

 至于陆军的火炮并非全都适合装备陆战队。

 主要就是陆军的作战方式与陆战队不大一样在炮兵建设陆军更加注重火炮的持续作战能力。比如在某些大型会战中烈的战斗往往会持续好几天、甚至数十因此陆军要求所有重炮都能持续开火数个小时如果有完善的维护与保养一些重炮甚至能持续开火好几天。当然在这种高强度的持续战斗中火炮的开火速度不会快到那里去一般几分钟才开火一次。为了解决炮击密度的问题陆军最喜爱用的办法不是提高火炮速而是增加火炮的数量。比如在发起攻打乌拉尔河三角洲的会战时陆军就在宽度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攻击正面部署了将近三万门各种火炮其中重炮就高达一万二千门平均每公里战线有八十门。

 显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海军陆战队。

 在陆战队参与的战斗中很少有持续数十的大型会战即便有也会分成许多个阶段进行。也就是说陆战队需要的火炮并不要求具有很强的持续开火能力。相反陆战队更需要在短时间内向战场投掷足够多的炮弹达到火力突击的目的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对手。问题是陆战队的战场往往过于狭小特别是在登陆初期陆战队拥有的很有可能只是狭窄的海滩因此不可能用数量取胜。很多时候陆战队得用远少与敌人的火炮去压制敌人的炮兵。这样一来陆战队需要的就是速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敌人投掷大量炮弹的速型火炮。

 这些战术需求的差别直接决定了火炮的基本特征。

 陆军的重炮一直以“重”著称。当时陆军的一些重炮重达数十吨需要安装在重型坦克的底盘甚至得安装在装甲列车。显然陆战队根本不可能看中这些重炮陆战队需要的是足够轻的火炮。

 也正是如此在陆军大裁军军备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陆战队没有向陆军伸手讨要。

 到了攻打古巴的时候陆战队依然没有获得理想的火炮。

 事实直到大战结束陆战队都没能拥有一种真正适合陆战队的重炮。在战后为了减少军费开支陆战队被迫接受了一些陆军淘汰下来的重炮。当然这些重炮没有获得在战场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直到七零年代陆战队才获得拨款采购了第一种专门为陆战队研制的重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陆战队缺乏重炮使得向内陆推进变得极为困难。说白了离开了舰炮的支援范围陆战队就很难突破美军的防线。

 这样一来顾祝同就不可能把重点放在哈瓦那这边。

 以当时的情况他的唯一选择就是让陆战队强攻克鲁斯拔除这课钉在西恩富戈斯北面的钉子。虽然接下来攻打圣克拉拉战舰的舰炮依然发挥不了作用但是陆战队至少能够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多的地方用来部署炮兵。如果有必要顾祝同也必须让陆军的参战当然仅仅是陆军的炮兵。

 事实当时顾祝同已经求鲁志刚派几支炮兵部队过来。

 虽然冯承乾依然没有批准让陆军参战在加勒比海与拉丁美洲战区司令部里面甚至没有陆军的将领但是鲁志刚不是冯承乾而且做为战区司令有直接指挥权并不受制于海军司令。

 正是如此二月底的时候鲁志刚就安排两个炮兵师登船。

 这是两个正宗的陆军炮兵师。在陆军的编制中炮兵师直接隶属于集团军因此以重炮为主。正常情况下一个炮兵师配备有五百多门火炮其中口径在一百毫米以的重炮在三百四十门以。

 因为这两个炮兵师原本打算派往美国西海岸所以都是野战炮兵师。

 这就意味着其装备的大多是自行火炮与突击炮具有极强的野战能力能够在野外伴随装甲部队作战。

 当然自行火炮与突击炮也算得是装甲装备。

 显然这两个炮兵师正是陆战队欠缺的东西。

 难能可贵的是虽然陆军与陆战队对装备能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为了减轻后勤保障负担、陆军与陆战队采用了相同的口径标准从手到重炮口径尺寸全部相同也就能够通用弹药。

 只是这两个炮兵师最快也要到三月下旬才能到达。

 虽然这不会影响到围攻克鲁斯的作战行动但是在此之后最快也要拖到三月底才能向圣克拉拉进发。

 当然这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当时连顾祝同都认为陆战队不可能在三月底攻下克鲁斯因此进军圣克拉拉的行动要到四月初才会开始。

 围攻克鲁斯的战斗在三月八开始准确的说不是围攻即陆战队还没有包围克鲁斯只控制了南面与西面东面与北面的道路依然在美军掌握之中而执行迂回包抄任务的突击部队还在行进途中呢。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打得就很艰难。

 <<帝国风云>>-< >- 首发者登录 全最新章节。  m.nIudUnXS.CoM
上章 帝国风云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