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第一弄臣 下章
第666章 战和一念间
 以大明的惯例,有战事的地方,都要有文臣督军的,督军的人选,不在于这人懂不懂军务,而是在于这场战事本身的质,比如是否危险,功劳大小之类的。文臣们总要在其中衡量出一个最佳的价比,这才会有所决断。

 价比高的,自然大伙儿都抢着去,大明对战功的封赏还是很重视的,谁也不会嫌功劳小;价比比较低的,那就没什么人在意了;要是象现在这样的,风险极大,功劳也有点不成比例的,那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了。

 所以,曹元自认为已经很有豪情,很有担当了,从其他人沉默的反应中,也足以体现这一点。不过,正德的脸上却没什么变化,第666章 战和一念间既无嘉奖之意,也无欣慰之情,就好像没听到曹元的慷慨陈词一般。

 “陛下,臣以为曹尚书所言在理,不过有些细节却值得商榷。鞑虏向以劫掠为生,甚少会考虑长远,此次虽然攻破宣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但也未必有什么攻略中原的大志。只需调动兵马严守关隘,不使其祸京畿,就可保得无恙,只待其久自退便是。”

 有了开头的,再提建议就不难了,紧随曹元之后,刘宇也站了出来,他曾经在弘治年间担任过宣大总督,自认对边事有些认识,并不觉得小王子会有什么进取中原的志向。

 而他说的话也圆滑,一方面肯定了曹元的观点,另一方面也顾及了正德的面子,至少他自己认为是这样的。别看皇上练兵练的热火朝天的,好像对兵事很感兴趣,可当年的英宗皇帝又何尝不是如此?

 英宗皇帝当年只是听得前锋遭了败绩,就进退失据,导致五十万大军不战自溃,这才有了土木堡的惨败…如今的天子年纪尚不及当年的英宗皇帝,即位后也一直顺风顺水的,等第666章 战和一念间到见了真章的时候,八成还是要慌了手脚的。

 宣府五万精锐尽墨…显然给皇帝敲了警钟。当初为皇上打开局面的,正是宣府跟来的一千边军,那五万兵也许比当年的一千人差点,可差距应该不会太大,那五万大军都没了,皇上又岂能毫无触动?

 可少年人总是好面子的,先前招募近卫搞得大张旗鼓的…现在却要下勤王诏,向天下求援,面子上肯定过不去啊!所以,刘宇才有此他想的也很清楚,从宣府边军入京之后,边军和地方军队,甚至京营的差距就已经很明显了,面对边军精锐…地方军的战力根本就不值一提,别说他们,就连京营还不是一样只有挨打的份儿?

 所以…与其大张旗鼓的下勤王诏,还不如悄悄调动蓟、辽二镇的边军回援呢,这样才是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的良策啊。

 只是正德显然没体会到刘宇的良苦用心,对于这个提议,他甚至回应都懒得回,只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视线漠然从刘宇身上扫过,丝毫也没有停留。

 刘宇觉得很委屈,自己这提议还不够好吗?难不成皇上真是打算效法英宗皇帝…愈御驾亲征不成?可是,现在的形势跟土木堡之前,完全就不一样啊。

 土木堡之前,勋贵的势力还相当强大,皇帝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就应声而出…其中不乏参加过永乐年间的几次北征的宿将老兵,死于此役的英国公张辅不就是么?

 而敌人的,当时也先的兵马不过五万,本来也没有什么深入的意思,只是在宣府抢掠罢了。单纯字面上来说,当时是个泰山顶的必胜之势,真要打的话,就算指挥不得力,也不见得就输,毕竟实力对比摆在那儿呢。

 可现在呢?敌人的实力明显比当年的也先强,要是宣府边军没有溃败,从蓟镇调集五万兵马,汇合上京营精锐,或许还可以一战。但宣府精锐已然崩溃,余者连守卫关隘都有所不能,皇上拿什么去亲征啊?

 五军营的兵马已经转化成缇骑,正散落在北方数省,想要重新集结的话,怕不得等到冬天去了。军和三千营倒是多有精锐,可数量却少了点,不过万人左右,又岂能有扭转乾坤之力?

 从蓟镇调兵?调多少呢?当做主力的话,少说也得调集八万以上吧?可那样一来,蓟镇就空了,单凭一个辽镇能震慑住朵颜三卫?不当做主力的话,那主力又从何而来?

 近卫军?刘宇暗自撇撇嘴,人数倒是不少,足有五万之众,可他们不过是一群娃娃兵而已。开始那三千或许还有些门道,后面那些练不过一年,对上京营也许可以不落下风,可要是对上如狼似虎的鞑虏…结果,还用得着说吗?

 很显然,亲征或者反击是不可取的,现在的京城根本就不具备那个条件,勉力出战的话,那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大餐,皇上虽然有些不靠谱,可也应该不会拿自己的命邗獯'笑吧?

 所以刘宇很委屈,很纠结,还很疑惑,自己的提议已经是相当顾虑周全的了,怎么皇上连听都不想听呢?

 他郁闷了,却有些人觉得很高兴,王鏊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做了这么多布置,这么多算计,为的就是使正德亲征。别忘了,这提议是杨廷和这个帝师提出来的,他对正德的子相当了解,这少年天子子一起,那就是不管不顾的局面,练了这么久的兵,他早就热血沸腾,饥渴难当了。

 至于害怕什么的,杨廷和可不认为正德会有这种情绪,要是有的话,元年八月的时候,他也不会任由谢宏来,用武力夺权了。这是个天生就无所畏惧的少年,他那颗狂野的心让他放不羁。

 而皇帝一旦亲征,那就是九死一生,不,应该是个必死的局面。这事儿是有先例的,要不是文臣们的努力,当年那五十万大军又岂会不战自溃的炸营,只因为对阉竖王振不满就炸营,这不是扯淡吗?

 难道溃逃后…鞑子会不进行追击么?他们能保证自己跑的鞑子的马快?鞑子的刀砍不死人吗?

 当然,对如今的京营和近卫军,文官们的渗透并不得力,没办法通过在内部散布谣言的方式动摇军心。可是…只要皇帝出了京,能动手脚的地方多着呢,再说了,鞑虏和明军的实力对比也和当年不一样啊,用不着那么麻烦的,只需要让皇帝出京去宣府就足够了。

 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刚好谢宏那个杀千刀的去了江南…没有这个人碍手碍脚,那么,发生意外的可能就被降到了最低。

 等那个贼回到京城,就为时已晚了,哈哈,没了皇帝,也没了近卫军,他又能翻出什么花样?

 看到正德对曹元等人的持重建议不感兴趣…王鏊实是心花怒放,他决定再加一把劲,在正德的背后推上一把。

 “陛下…以老臣之见,曹尚书和刘尚书的建议正是稳妥之议。”从士分裂之后,这还是双方第一次亲密接触,王鏊的赞同让不少人都吃了一惊,全家罹难,王阁老明明应该对皇,甚至皇帝本人都恨之入骨才对啊?怎么会突然…

 难道他决定要转向了?可是,现在未免太晚了点吧?

 王鏊对投注在身上的诸多惊异目光毫不理会,继续沉声道:“除了严守关隘,以保证京畿无恙之外…也当遣一重臣,于鞑虏商议退兵事宜…”

 “哗!”一语惊起千层,众臣尽皆哗然,商议退兵?那不就是议和吗?不议和、不和亲,这是大明对异族一贯的作风,就算是当年土木堡那么不利的状况…大明都没低头,现在又岂能议和?王阁老这是疯了吗?

 连陆完都有些茫然,议和?计划里没有这条啊,要是真的议和成功,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如今鞑虏正在边镇肆,生灵涂炭自不待言,虽是边镇,可终究也是大明之土,祖宗之民,朝廷虽然无力相救,又怎能坐视不理?”

 面对一片质疑声,王鏊毫不动摇,只是提高了声音,语带悲怆,悲天悯人的说道:“老臣不忍坐视,愿意担此污名,亲往宣镇,以大义晓之,令鞑虏退去,若不能成功,甘领国法。”

 绝大多数人都被王鏊的话给震住了,这话有理有节,有仁有义,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仿佛在著书立论一般,就是不像是一个合格的官员说出来的。只能说,王阁老真的疯了。

 别人这么想,可王守仁却急了,他本来还想等思虑清楚再行拟策,可这时却顾不得许多,当即站出朝班,高声奏道:“陛下,臣愿领兵出关退敌。”

 王鏊深深的看了王守仁一眼,见对方昂然回视,他心下了然,自己的算计已经被人窥破了。他的思路跟刘宇差不多,少年人爱面子,尤其是当今的这位天子,所以他提议求和,实际上却是将法,为的就是得正德按捺不住。

 王守仁突然抢了出来,显然是要转移正德的注意力,王鏊暗自冷笑,王伯安智略很高,只可惜,没用的!

 京城如今相对空虚,没兵没将,就算孙武复生,也只能徒呼奈何,就算对方勉强带上几万兵马出击,最终也只有兵败身亡的结局,最多也不过是将时退后一些罢了,结局是不会改变的。

 又或者说,王伯安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要拼命拖延时间,等谢宏回来?王鏊转念一想,觉得自己疏漏了什么,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个贼又不是真的神仙,他回来了又岂能有回天之力?

 再说了,这事儿关键还是得看皇上自己的态度,是战是和,都只在他一念之间。!  M.NiUDuN xs.cOm
上章 明朝第一弄臣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