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纱 下章
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三五 祥瑞
 季来到,不仅朝廷在祭天祈求上苍风调雨顺减少灾害,地方上也积极地准备。河南黄河沿岸有一个知县就在做一件事:打捞被冲进河里的石雕龙王爷,打算弄上来重新安放在龙王庙里。

 轻风拂面,浑浊的黄河水此时静静地淌着,还没有展现出它狰狞的一面。河面上停着几只装满河沙的木船,正随着破左右飘动。

 知县蒙世川正眯着眼睛看着河面上正在进行的打捞工作,他回顾左右笑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黄河把龙王爷的尊身都给弄河里去了。

 一个幕僚陪笑道:或许是龙王宫里不只一条神龙,内斗起来,龙王爷自然也遭殃了。

 旁边另一个大胡子摸着黑胡须道:龙宫有争斗,人间也有争斗啊!前不久朝廷那场妖书案,受牵扯的人可不少,从中央到地方,多少人掉了脑袋呢。

 贤侄慎言。蒙世川忙提醒道。

 大胡子忙躬身道:是。

 蒙世川颇有深意地说道:别管龙宫有几尊神龙,哪尊能佑得我县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咱们就敬哪一尊。

 这时听得河面上一阵吆喝,知县等人便把目光转向河面上去了。

 船上的绳索已两头绑牢:一头绑在河里的龙王爷身上,一头绑在船上,并拉得笔直。那些民夫正扛起船上的沙袋往河里扔,随着重量减轻,船只便慢慢往往上浮,渐渐地把石龙从淤泥里拉出来。

 忙乎了大半天,总算把一尊龙王爷从黄河里拖上岸了。民丁们拿着绳子上去,准备捆了往庙子里拉。

 就在这时,一个监工皂隶跑了过来,说道:大人,大伙现一块奇怪的东西,您快来看看。

 蒙世川和几个佐官幕僚一起走到龙王爷跟前,民丁们让开一条道,指着淤泥中间的一块东西说道:大人,您看,就是那块东西。

 只见被冲洗了一部分的淤泥中间,有一块大骨头,让人感到奇异的是,那骨头上隐约还有文字。

 多半是被冲进河里的甲骨。蒙世川一看便说道,来人,给我取来。

 待那甲骨被擦拭干净,蒙世川等人就近一看,上边好像刻的是四个字。知县回顾左右道,谁能解读此字?

 左右文儒叹气摇头,皆表示不解。于是蒙世川按照书院里的规矩,先叫人把甲骨清理干净,再用墨拓备案,收录进县府。

 这时一个幕僚说道:大人,黄河出石出文,非同小可,一向都有预示天道的先例。此事必须上报才行。

 蒙世川觉得有理,便急忙命人上报知府。

 这样的事儿,知府也只能上报,层层上奏,不多久,奏章便报到了北京。黄河出水甲骨,那是代表上天的警示!明廷便下令知县派人将甲骨护送到京。

 甲骨被供奉在一只陶盆里,送到紫城。午门前文武百官汇集,都在围观这块黄河出水的骨头是怎么回事。

 正中已经摆上了一张桌案,摆放了香炉,焚香烧烛,还有牛羊头等祭品,以便让天书送到这里来。

 众官不明所以,一肚子疑虑,不知道朝廷里有些人又想捣鼓什么玩意。从黄河里捞出石头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说是天示,并不罕见,刘邦、武则天等人都干过这事儿正史上记载是这些人出身就有祥云,成大事时也有各种天兆,比如黄河里捞出来石头等等。

 但是,大明庙堂上的人又不是读死书的傻子,他们看史书,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什么天兆这些玄虚玩意,恐怕都是人们为了制造舆情而故意为之。

 那么这次黄河里捞出块骨头,是不是也预示着新的一场政治图谋?众人不明所以,只待静观变化。

 大家在肚子里胡思想,但是谁也不能说出来,否则就会被别人站在天道的高度给予无情的驳斥。

 两个皂隶小心翼翼地抬着瓦罐走到午门楼下,将东西搁置在桌案上。内阁大臣张问和顾秉镰先拜了几拜,走上前去观看那甲骨,只见上面写的文字模糊不清,而且是甲骨文,根本就不认识。

 张问遂对众官说道:甲骨上刻着上古文字,有谁对此有考究,上来看看是什么字。

 新旧两的官员都有人上去看,因为大家都不想被蒙在鼓里糊弄。大伙儿围着那块骨头看了半天,没看出是什么字虽然朝里的官员都是科举出来的儒之士,但是这种上古文字早就失传了,简单的象形字体还大概猜得出来,一旦复杂的字就完全摸不着门路。

 是什么字,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总算看出来一点:这骨头和上面的字的确有些年头了,不像是临时弄出来糊弄人的东西。

 一个花白胡须的红袍官儿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会,说道:什么字老夫不认识,但是老夫对古董有些鉴定经验,这块骨头,的确有千年以上的来历了。

 老头说了这句话,众人又眼见为实,这才松了一口气:既然不是临时弄出来的东西,那自然就不是预谋。

 没人认识,张问只好叫人墨拓之后把骨头收入大库。

 就在这时,一个青年官员说道:既是天道,我等凡人不能解读,岂不辜负了上天的警示?我等应该尽力解读出来才对。

 有人说道:可大伙儿都不认识,不知道上面写得什么。

 又有人道:这一个字有飘渺之感,可能是风字,三个字有波光漾之意,可能是水字这四个字应该是风调雨顺?

 众人听罢纷纷附和,都大拍马,说是朝政清明、敬畏天地,上天很满意,这才降下祥瑞。

 那青年官员摇摇头道:既然不能解读,万万不可枉度天意。下官听说大隆福寺的空灵大师对上古文字颇有研究,不如把墨拓拿到寺庙里,让大师解答天意如何?

 礼部左侍郎周治学立刻反对道:这块甲骨从黄河里打捞出来,不过就是上古时的遗迹被冲刷到河中,偶然现世而已,谁又能保证是上天的警示?

 甲骨有些年头了,不是临时刻意为之。那么这东西不是预谋没有错,但是,并不妨碍别人借题挥,马上捣鼓出来一些说辞。

 刚刚才过去的那场妖书案,让三损失惨重,礼部侍郎周治学是三经过新妖书案洗礼之后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大员之一,他要领头对抗,防止借一块骨头挥。

 这时新那边的一个官员语重心长地说道:举头三尺有神灵,周大人慎言。

 周治学正道:如果真的是上天的启示,为什么这几个字谁也看不懂?如果故意要让凡人看不懂,又为什么要启示?

 一些官员纷纷附议,支持周治学。

 这时张问说道:无论怎么样,既然空灵大师能够解读,姑且让他看看,解得是不是有理,咱们再商量就是。

 周治学道:上面的字谁都看不懂,却要交给一个和尚解读,岂不是把社稷大事置于一个和尚之手?

 辅顾秉镰道:周大人,你急什么,咱们只是让空灵大师解解看,又不是一定要听他的。难道这几个字不能给别人看了?

 周治学一语顿,不知如何辩驳,只得默然。

 待大伙从午门口散伙之后,三的人凑在一块,有比较迟钝的官儿依然没有闹明白怎么回事儿,不问道:周大人,咱们为什么要反对解读甲骨啊?

 此官一句话,立刻遭到了周围同僚的鄙视,大伙的眼睛里仿佛都写着两个字,左眼脑字,右眼残字。

 倒是大官周治学很是耐心,他看着宽阔的广场深深地叹了一句,微风吹拂着他的长袍,他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说道:人心就像变幻的云彩,难测啊!就怕新借这么一块骨头做题目,弄出一篇新文章来,骨头变成争的工具。

 听到这里,众人都一脸愤愤,小人霸占庙堂,乾坤充满霾,我等一定要主持正义,还庙堂一个清明!

 周治学低声道:他们可以找什么空灵大师,我们为什么不能找个道长?四个大字,犹如天书,根本没人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不能任人鱼

 其中一个官员说道:道长好找,关键是咱们要把那几个字解成什么字?

 另一个愤然道:自然应该是当道!

 周治学举手平息了众人,仰头缓缓说道:如今的朝堂,敌强我弱,贸然攻击他们讨不着好这事儿还得以自保为主,不如就解成风调雨顺  M.NiUDuNxs.cOm
上章 乌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