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辰灵文集 下章
若菱探险记(九)
 若菱又相约来到了小屋,与老人见面。老人见若菱面色凝重,便追问,若菱才道出了她的烦心事——在领受到了那么多宝贵的教导之后,若菱便忍不住向志明分享,但却换来了志明的不屑和侮辱;若菱因此深受打击。对此,老人只能先暂停向若菱讲解有关与身体联结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帮助若菱做自我察觉。

 我想我们许多人都会做跟若菱类似的事:当我们取得了某些自认为宝贵的教导、经验、经历后,我们便会非常热心地向周围的人分享。然而,在这样的行为背后,具有的意图,以及隐藏在意图背后的心理需求和感受,却是许多人不得而知的。它就像是外衣内隐藏着的心,影响着我们外在的行为,但我们却很少对着镜子向自己赤敞开,去真诚地观察和感受心里的隐藏部分。

 在陪伴若菱倾泻她的情绪后,老人向若菱提出了一个让她感到莫名其妙的道理“你知道吗?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我想,我们中的许多人和若菱一样,非常热心地将与我们非常亲密的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并为这些事承担责任。然而,老人却引导若菱做进一步的自我察觉“所以你管他的事是为了你自己,还是为了你爱他、需要他?”这是每一个助人者都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若我们没有办法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帮助对方,我们给对方带来的帮助也许会变成伤害;而这种转变对于身为助人者的我们来说未必能察觉得到。老人也因此感叹道“爱呀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有一个类似笑话的悲剧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曾因在沙漠中迷路而被给予了一杯水,他非常感激。于是,有一次当这个人遇到一个在海中溺水的人时,他非常热心地想要去解救他,于是便递给了对方一杯水。可是,这名溺水者却因此而丧生。

 故事中的这个人看上去很愚蠢,因为他在帮助别人时并没有了解到对方的需要。然而,在我们取笑此人时,我们是否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在帮助别人时是否也有了解到别人的需要?为什么有些人在接受帮助之后,却受到了伤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听过有这样的一个人——一个非常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我们暂且称她作小红吧。任何同学、同事、朋友、邻居…在困难中时,都会请求她的帮忙;小红也非常愿意去帮助这些人。有一次,小红向她的一名知心朋友抱怨道:“我好累,每天都要去帮助那么多人,我真的好累。”在抱怨之余,小红的朋友帮助引导小红认识到,她这么热心帮助别人,实际上是要足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许多人向小红请求帮助时,小红实际上是没有能力拒绝他人的,她与别人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她经常送礼物、送钱给看似需要的人,她也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独立生活空间来帮助他人。所幸的是,小红最后能够明白她这么做,是因为她从小就是个孤儿,而在她很小的时候,每当她很需要别人的帮助时,却总是获不到她想要的帮助;这一点让她非常痛苦。于是在她长大成人后,她借着帮助别人,来补偿自己,足自己儿时的需要。当小红能够明白这一点时,她就能够渐渐地在“助人”的泥潭里自拔,并且能够学习用更加使人得益处的方法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种情结,叫助人情结。我所在的心理研究院有时候需要招一些义工来帮助爱心咨询师进行咨询工作,而我的老师在招义工时有一项明确的规定,就是不招具有相对严重助人情结的人。我们曾见过一名来研究院面试的想要担任义工职位的朋友,他具有一定的助人情结,而且比较严重。在我们与他的交流中发现,他是一个自我察觉能力非常低的人,而且很意识化。他很想要通过帮助别人来改变别人,从而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只是他自己看不见他心里的这部分内容。这让我对应起老人对若菱所说的一段话“对最亲近的人,更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是为了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有权力管对方,认为我们可以介入他人的领域、促使别人改变,这种做法不但白费力气,而且还会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对于本身就很喜爱改变别人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成长的内容。在帮助别人时,我发现我很喜爱去改变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当我见到一个很不会信任别人的人时,我就会产生改变他的冲动,我很想将他塑造成一个懂得信任别人的人。然而,当我察觉到我有改变对方的意图时,我就会更加深入地看待这意图背后的需求和感受。“为什么我要去改变这些人呢?”我问我自己。不久后,我便会发现,我经常处于孤独的状态,我很希望有人能够跟我站在同一战线。换句话说,我改变别人,从表面看是在帮助别人,但实际上是为了使我摆经常会陷入的孤独状态。当我能够从这个角度去认识自己的助人行为时,若被我帮助的那个人没有按照我的意思去改变,或者对方不屑于我的帮助,或者产生了改变却不感激我,我便不会因此而愤愤不平了。即使会有些不满的情绪,也不会对我及我与受助者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我知道我这么做,更多是为了足自己;同时,对方的反应也可以成为我进一步自我成长的契机。

 有时候,我们非常热心地想要去帮助别人做一些改变,这里面的自我动机是非常需要被意识到的。例如,一名经常遭受丈夫责打的已婚女士在了解到她的一名女朋友的婚姻也同样存在一些苦闷和不幸之后,可能会非常激动且面红耳赤地咒骂道:“像你那样的丈夫就应该去死,你赶快离婚,还跟他在一起干吗!”这样过的话和明显的愤怒情绪,是每名助人者自己需要察觉的——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为什么刚刚我会那么激动?这会不会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是我亲密的人?他/她的事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什么经历?我是如何看待及感受这些经历的?…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内容。探索这些心理内容,可以让身为助人者的我们从一个更中立和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受助者,这样不仅可以使助人者的行为更有效和更有益处,也能够使双方获得成长。

 虽然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在意识上还是需要先提醒自己:没有一个人有权力去改变他人。因为这涉及到了尊重的问题。在许多人非常急急忙忙地想要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有征求那些“受助者”的同意。最后,这些助人者一厢情愿的热心和助人行为,只会让“受助者”觉得厌烦。有些时候,如果我们能允许“受助者”自己找到自助的方法,并独立的战胜面前的困  m.NIuDUnXS.CoM
上章 辰灵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