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hiw文集 下章
塞北的冬日
   北的冬天是冷的,这还用说吗?可是在我没来东北以前,在南京火车站买去东北的车票的时候,一个家居东北、随丈夫来杭州的家属却对我诉苦说:

 “不行,杭州那死地方呆不了,这一冬把我快冻死了。”

 虽然她给我做了多方解释,我还是惑不解。按地理位置来说,南京比杭州要靠北的多,冬天肯定比杭州还要冷,但在南京,冬天也没有把我要冻死的感觉。我只穿一件衣,外套一件薄棉袄,下身穿一件秋就满可以了,这就是我过冬的全部衣服,脚下穿的仍然是夏天穿的胶鞋,帽子也无需戴,觉得不冷。

 “怎么不冷?我的手脸全给冻伤了,在我们东北就不这样。”她坚持地告诉我说。

 东北不是很冷吗?她怎么这样说呢?我半信半疑。

 实地到了东北以后,我才明白,原来东北的冬天,在农村,室内有热炕,在城市,室内有暖气,外面再冷也无所谓,冬天没人在外面。所以,东北人在南方呆不惯,感到冷。

 东北,室外当然是要冷了。

 记得有人说,东北在室外小便要带小子,因为一边,一边结成了冰,不用小子砸不行。其实,这纯粹是胡扯,是戏弄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和吓唬无知的小孩们的。刚来东北的那些年,冬天是很冷,漫天的大雪,铺天盖地。一旦下了,整个冬天也不化。在城里,你看吧,大街小巷、大一堆小一堆,到处堆的都是雪;在农村,那白茫茫的雪原,一望无边无际,有的时候积雪齐膝盖深,路是没有的,人走不了,进城下乡要坐雪爬犁。这和关里很不同。记得,在我山东家,雪下了,随下着随就化了,雪是存不住的。

 比较起来,关内和关外,城市,除了有供暖不供暖的不同外,其他差不多。在农村可就不同了。因此,我讲北的冬天,主要就是讲北的农村。

 北的冬天冷,采暖供热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农村,供暖的设备主要就是火炕。农村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南北大炕,书桌摆上。”真的,在一个屋子里,几乎家家都搭着南北大炕。全家人都要睡在一个屋的这两铺大炕上。来了亲戚也不例外,也睡在上面。这使我想起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他们也是全家大大小小几代人睡在同一个帐幕下。帐幕和屋子虽有不同,但生活方式基本一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记得有一年我们下乡劳动,我睡在生产队的队长家里,就睡在这样的大炕上。队长的大女儿都到了出嫁的年龄了,我们就睡在同一铺炕上,她和我之间就隔了队长一个人。晚上要睡觉了,灯照样点着,她大大方方地衣服,几乎旁若无人。这在一个关内人看了,简直不可思议,真叫人大开眼界。在关里,女儿即使和父母也不能在同一个屋住,更别说和外人睡在同一铺炕上了。东北人就很不一样,在一个屋子里的两铺大炕上睡很多人,包括客人和陌生人,没人在意这个,大家习以为常。

 有一年去沈故宫参观,看到满族人刚兴起的时候也是这个样。故宫有一栋四五间长的大筒子屋,南北相对搭的两铺大炕很长,能同时睡四五十人。炕的一头搭着灶台,上面放着一口特大号的大锅,用来做饭,在灶下烧火,烟通过大炕从另一头的烟筒里冒出去,就这样,既给炕供了暖,同时锅里又做了饭,一举两得。这两铺炕和老百姓的火炕相比起来,虽然是大,但也只是大小的不同,其他没什么两样。

 炕是东北人平时工作、休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吃饭的时候摆上炕桌,一家之长要上炕里,晚辈们只能坐在炕边上,这是规矩。来了客人了,就得喊一声:

 “上炕”

 这是礼貌。炕热乎,这是对客人的最好招待。平时家人干活干累了,也是到热乎的炕上休息。赵本山不是有个小品吗?说:“坐在炕头上,嗑着瓜子,喝口茶水,多得。”看到了没有?这就是东北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

 冬天,最热闹也是最让人兴奋的还是过大年。人们往往早在过年的头一个多月就忙开了:家家户户淘大黄米(一种粘很大的米)、轧黄米面、蒸粘饽饽、杀年猪,包年饺子。年饺子没没夜的包,包完,用大木柜装起来,放在雪地里冻上,冻的饺子很多,一个月也吃不完。记得,有一次记者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就曾回忆说,张作霖的大帅府,过年也是要包很多的饺子,一包就是几屋子。农民家当然就比不上了。不过,大家都是一个风俗,这一点还是一样的。在农村,冬季储存白菜的办法是跟满族人学的,把白菜放在大缸里,用水浸泡,发酵变酸,做成酸菜。过年的时候用酸菜炖猪,或者炖粉条子。于是,猪炖粉条子便成了东北农家的上等好菜,一炖一大缸,放在雪地里存起来,随吃随舀。

 人到了这个时候也最是活跃,大人小孩头戴着狗皮帽子,脚穿着牛皮做的乌拉靴,手上戴着厚厚棉手闷子,出出进进,天再冷也不在乎。狗皮帽子的狗很长,上面结满了白花花的霜,把鼻子眼睛都挡的严严的,什么也看不着。因为身上穿的的棉衣很厚,人显得圆滚滚的。女人也是圆胖胖的,一点也显不出女特有的线条美。

 人们平时不出屋,最喜爱呆的地方就是炕上。

 南北的大炕,晚上一睡就是十多人,有时祖孙好几代都睡在一个屋里的南北大炕上。姑娘,儿子,大媳妇,二媳妇,乃至三媳妇,再加上她们各自的女婿,还可能有各自的孩子们,大大小小,十几号人,多则几十号人,都要挤挤睡在这南北大炕上。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长辈、老婆婆和老爷子。你能想象得出会有多热闹吗?在关里,小夫过惯了独屋独户的生活,两人要睡在一张上。晚上把门一关,有什么悄悄话就敞开说吧,没什么可担心的。可是,在东北行吗?告诉你们吧,小夫,不管有多少悄悄话也不能说,全得憋在肚子里。要说?休想!那是绝对说不得的。如果真的说了,那就不再是说悄悄话了,就等于用高音喇叭向全家老少几辈子人做高分贝的大声广播。想想,多可怕,你还敢说吗?

 在这里我还是讲讲我的切身感受吧。

 我媳妇是东北人,家在农村。结婚后的头二年,她的工作还未能及时调到城里。我们俩两地分居。新婚的夫妇,能理解吧?黏糊的如胶似漆。节到了,难得的机会呀,我能不去找她吗?是的,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扛着,背着,带着,冒着北的严寒,抱着满腔的期待去了。进屋一看,还用说吗?南北大炕呀,满屋子的人,闹闹嚷嚷,这第一感觉就是很不习惯。接下来的事就更感到难堪了。看着自己久别的媳妇,满肚子的悄悄话要说,可是,能说吗?瞧瞧  M.NiUDuN xS.Com
上章 chiw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