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hunyu文集 下章
旅游休闲杂说
 旅游,从小的方面说,是一次的短途游历;大而言之,每个人的一生甚至人类的几千年文明史,莫不是人在旅途?

 最早的旅行,恐怕就是上古的人或者部落了。茫然四顾,到处是豺狼虎豹,居卧行止不定,为了丰美的水草和狩猎的便利,四海为家的漂泊,旅行就是他们生存的主要而唯一内容。

 有文字记载的旅行纪录,我觉得应该非《论语》莫属了。孔子周游列国,从鲁国启程,试图把自己经纶推销出去。结果,在陈蔡之地遑遑如“丧家之犬”大抵经过反复思考自己游说诸侯特殊经历,秋时代失去了一位政治家,却中华文明史却意外得到了“栖栖一代中”的圣人。

 看来,旅游的确是有化育作用。难怪此后的文人墨客,不管开悟与否,都遵循夫子的老路,亦步亦趋地行万里路和读千卷书了!

 实际上,古代的旅游并不如我们现代人想像的浪漫。孔子率领一班弟子,旎或者逶迤而行,在当时可谓盛况空前啊!所到之处,不引起诸侯的警觉才怪呢!更加不要说,让他出侯拜相辅国了。

 传说,孔子走投无路时,因为当时他不懂得《易经》,问卜占卦,得到了第56卦“火山旅”经过向专家求教,得到了“小亨,故抱圣智,难得位”的启示。于是,孔子嚎啕恸哭,绝望至极,对过去视为“怪力神”的玄学认真研究,从此开悟。(注:“旅”卦的初六和上九两爻,已经从因果两方面,预示孔子周游列国的教训)

 其实,吕不韦作为后来的卫国商人,在谋求借助暂住赵国的秦王孙,一步步成为“相父”地位;以及苏秦和张仪两师兄弟,分别采取“合纵”与“连衡”策略,莫不是借鉴了孔子这一“伟大又失败”的旅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仿佛一去不返了?

 秋战国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已经无法复制了;徐霞客“寄笔墨于明山秀水”的游历天下,现在似乎也大可不必了;李白一生偏爱名山游和寻仙访道,在也没有人喜爱效仿与追捧了。现在整个地球不过是小小村落“坐地行八万里”也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于是乎,旅游换了个更加时尚的标签,每必称“休闲”英文名字LEISURE,如一缕无所不在又无所不至的风,顿开了现代人身体的疲敝和心灵之茅

 实际上“休闲”并非西方肇始和始作俑。中国休闲智慧始于老子,其“无为而无不为”观点,就倡导人要自然、自在、自由、自得;孔子提倡“游于艺”和“从心所不逾矩”

 在休闲的境界里,鸟语水声可以养耳;翠竹青草可以明目;看书观画可以怡心;弹琴弄箫可以醒脑;逍遥漫步可以健足;小憩调息可以强筋骨。至于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自然对生命的启迪。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和“在陋巷”仍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地“不改其乐”

 人的一生,莫不被拘役在狭小的工作生活圈层里。一旦跳出地域与时间的束缚和囿碍,那种超然与万物同生共生的自由和解放,非寻常的快乐便悠然而忘我了。

 所谓“浑然天成”、“俯仰自得,心安体舒”、“鸢飞鱼跃”都是理想休闲境界的形象表述。

 作为一个放形骸的游子,不管是偶为的一次旅行,还是漫长的人生之蜉蝣,我都仰慕那种难以企及的旅游状态: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雨于杭州黄龙

 2006-7-16午  M.NiUduNxs.cOm
上章 chunyu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