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舂生文集 下章
活着,对生命的感恩
 余华这个名字好些年前就听说过了,听说小说写得很。就是无缘拜读,直至今年,在一次空闲时间去翻读他的小说---《活着》,用三几个夜晚就把全书读完,意味未尽。

 《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的苦难经历。在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无法离开谁,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感激。阐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小说在开始就营造了一种不紧不慢,非常沉缓的氛围。“我”走在乡村,走入了静态的画面。由遇到福贵展开,主人公将与其同名的牛哄到田边,自己晒起阳光,坐在树底下,把自己的思绪放飞,回到他的记忆里。或许读起来有些模糊,摸不清头绪。但只要你再往下读,一切便豁然开朗的。

 语言平实,具有震撼力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余华并没有着意去构造华丽的词语,更多的是言简意明。尤其是书中的语言对话,往往很简,三两句把人物的内心表现出来。不像某些作家为了稿费,故意把一个小情节扩张,用众多的词语垒积着。那样不仅糟污了文学的圣洁,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繁琐。我们要的是华,要的是准确无误。

 小说更震撼人的还是它的思想核心。一本小说不能承载起某种人,那是轻薄的。余华他能把眼光延伸到旧社会的群体生活中去,将中国人蕴藏心灵的酸甜苦辣披出来。福贵的子无疑是一个好女人,忍受了丈夫福贵的轻蔑。后来福贵输掉了所有的家产后,子依旧持家教子。感化了主人公,泪满面,并开始他苦难的生活。然而,最为悲惨的还是亲人的相继离去。父亲,母亲,儿女等亲人都撒手入间,孤零零的剩下一个人。在年老的黄昏,喊着自己的名字,牵着牛一步又一步送走夕阳。

 生命从来是脆弱的,它经不起风雨的折磨。它像是一个脆弱的花瓶,轻轻一碰,一不小心,便灰飞烟灭。此时,主人公活着本身就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慰籍,对上天赋予他生存机会的感恩。用福贵的话来说:“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诚然,这是福贵式的逻辑,是经历人生底层苦难后的结言。

 其实,个体的存在就是奇迹。而好好活着是对生命的感恩。那些抱怨生活,有轻生念头的人看到这本书小说,相信会被否定,会重新审视人的价值。余华在自序中提到,他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而决定写下《活着》这部小说,写出“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余华他做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部新时代成功的小说!

 2005/12/10  m.nIudUnXS.CoM
上章 舂生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