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期:2009-03-03 09:28:02
第三十九章
一、假打的公孙弘
公孙弘搞死主父偃后,心里有如御了一块石,总算为齐人做了件好事。事实上,公孙弘貌似替别人做好事,其则为自己搬了一块挡路石。因为,只要有主父偃
在他头上,就别想他有出头的一天。
官场风水轮
转,既然主父偃都死了,该是他出头的时候了。
万事开头难,待君从头跃。这时,公孙弘总结经验,认为过去没有深得刘彻喜爱,主要是他办事太傻,说话不滑。现在终于明白了,要想赢得皇帝的回头率,要想在人才济济的汉朝出人头地,实事是要做的,马
也是要拍的,政治秀是必须装的。
于是,公孙弘开始包装自己。首先,他总是将自己打份得很大气。这个大气,不是以为装个宽袍就能装得出来,关键是肚子里必须有墨水。没有干货,徒有外表,那是要被人家笑话的。
公孙弘在书堆里狂啃了好几十年,学过法律,又学了经学,可算是双学士学位。再加上年纪沧桑,搞点奇闻怪谈来武装肚皮,也是没问题的。于是,公孙弘跟人说话,一出口就是发别人听所未听,见所未见的话,引起别人一阵好奇。
这仅仅是第一招,更猛的还在后头。第二招,装孝顺,装节敛。公孙弘的后母死了,公开守孝三年。同时,到处宣扬其节敛,说自己不食重
,睡觉盖布被,
检举,如假包换。
第三招,改变过去活人做傻事,说死话的风格。公孙弘发明了一个花样,每次上朝,总是准备多种提案。这就好像今天的房地产公司销售员一样,向顾客推销多种楼型,多种价格的楼盘,不替顾客拿主意,一切由顾客自己掌分寸,自做选择。
这是一计妙招。因此,公孙弘避免了和皇帝刘彻正面
锋。就算皇帝一个都看不中的提案或者意见,他也绝不多一句据理力争的话,顾客至上,一切以皇帝愉快为主。
这么几招合计一弄,刘彻给过长期观察,发现公孙弘的确比以前进步多了。首先,这个下属很厚道,口才不错;其次,一专多能,法律儒学,一概都懂。再次,说话圆滑,极会拍马。这么一个有品人物,不培养一下,的确可惜。
于是,刘彻将公孙弘提拔为长安市市长(左内史)。
公孙弘还有一招没有透
。每次上朝之前,公孙弘都要找同事,先将议事说好,进行分工,互相搭配。汉朝最大病号汲黯,曾经就是公孙弘的合作伙伴。你一唱,我一和,搭配和谐。有时彼此高兴,皇帝也高兴。
但是,让汲黯极为郁闷的是,公孙弘升官后,作风一改往前。比如,大家合计要整皇帝,可是一到开会现场时,公孙弘违背事前所约,不顾兄弟,一切顺着皇帝旨意说去。
惹了谁,估计只有吃哑巴亏。让汲黯吃亏,当然可以,但必须付出代价。于是,汲黯当着刘彻的面大骂公孙弘,抖出私情。
汲黯诘问公孙弘:你这个狡诈的家伙,本来咱们事先说得好好的奏议,为什么临时总是违约?末了,汲黯还加上一句:你一味逢
皇帝,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不忠!
刘彻听得一愣,当场责问公孙弘,你心里到底是不是心怀不忠之诡计?
公孙弘不慌不张,从容作答道:知我者也,谓我忠;不知我者也,谓我贼。
刘彻一听,很有道理。从此每当有人向他告公孙弘的状,一概不理。于是,公孙弘从此有哪春风摇树,一路直上。公元前126年,刘彻免去张欧御史大夫职位,让老家伙公孙弘接位。
升官了,发财了,牛
了,公孙弘却没有忘做实事的理想。这时,公孙弘上书,强烈建议刘彻撤掉西南夷,苍海郡,及朔方郡。
亏唐蒙在西南披星戴月,又披荆斩棘地奋斗,要打通整个西南夷。钱也哗啦哗啦的
出去了,公孙弘竟然说要废郡,脑袋瓜到底想的什么?
苍海郡设立,是两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28年的事了。情况是这样的,东夷末莫部落(朝鲜半岛东北部)酋长南闾,率二十八万人向汉朝投降。
当时,汉朝政府愿意接受投降。然而让刘彻犯难的是,这帮人是冲着汉朝的安居工程以及和中原接轨而来的。汉朝只好花钱开路,打通末莫部落和中原的大道。这一整,最受苦的是燕赵人民。于是,他们像当年西南夷人一样,纷纷
动。
朔方郡的事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主父偃的政绩,人都死了,凭什么还要让它
魂不散呢。当然,公孙弘也不全是冲着主父偃而来的。这个老家伙算了一本帐,西南夷,苍海郡,朔方群等三个巨大政绩工程,将汉朝国库的钱完花光了,而且各地的人民情绪很不稳,国内形势不容乐观啊。
国内都搞不定,还要跟匈奴对着打,不亚于多线作战,国家有那么大的财力吗?
公孙弘的奏送上去,刘彻看了,当即就反对撤郡。不过,要想让公孙弘心服口服,只有举行开会辩论。刘彻决定派一个,搞定公孙弘,让他无话可说。
代表刘彻一方参加辩论的是朱买臣。朱买臣,字翁子,吴国人。家贫,好读书,没有别的特长,多数以砍柴卖柴为生。因为穷,
子要跟他离婚。离婚前,朱买臣挽留
子,说他五十岁就可发达,现在都四十多了,多忍几年革命就可以成功了。
子一听,狂笑三百六十度,一个砍柴为生的臭老九,不饿死就算了,还会有啥出息。于是,执意离婚。
离婚之后,
子嫁人,朱买臣更穷了。有一次,朱买臣在路上饿得没力走路,
子和现任老公见他可怜,送他一顿饭吃。这顿饭,朱买臣记在了心里。几年以后,朱买臣发达后,以n多顿饭回报前
,结果前
觉得羞
,自杀了。这是后话。
那时,将朱买臣拯救出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人,是他的老乡庄助。朱买臣千辛万苦到了长安,靠别人赞助吃饭,眼看撑不了几天了,庄助就出现了。于是,庄助向刘彻推荐。刘彻召来面试,发现朱买臣一肚子墨子,不但能说《
秋》,还能说楚辞。于是,就拜为中大夫。
刘彻为什么要派朱买臣跟公孙弘辩论?事实上,朱买臣和公孙弘,代表了汉朝两套班子。这两套班子,前者属内朝,后者属外朝。所谓内朝,是刘彻发明出来的。他之所以发明这套班子,缘于外朝丞相权力太力,不容易控制。于是,刘彻一上台,举次两次招贤良大会。实际上,他就是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智囊集团,以此制衡外朝。
刘彻的内朝班子,官员不大,多数是郎中,中大夫等之类的。但是权力很大。前后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人,有司马相如,东方朔,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等等。为什么主父偃活的时候,诸侯都纷纷贿赂他?原因就在于,主父偃是内朝中的红人,说话有份量,一句等一万句。
朱买臣的政治生涯,就从和公孙弘辩论,开始登场亮相。但是,关于这场辩论会,历史记载模糊。我们只知道的一个结果是,为了证明刘彻立朔方郡是正确的。朱买臣表现出色,出十策,公孙弘一策都对不上。真是输得一塌糊涂。
很奇怪的是,朱买臣没有就西南夷和苍海郡,跟公孙弘展开辩论。没有辩论,那是对的。因为一辩,朱买臣输定。两地的人民都想起来闹事了,还不输吗?
但是,刘彻似乎已经准备妥协,保留朔方郡,撤销西南夷和苍海两郡。这样的好处是,集中精力,好准备跟匈奴干架。
最后,公孙弘对刘彻说:既然立朔方郡有好处。不如咱们罢西南夷和苍海郡,专门奉朔方郡,如何?
此话正中下怀,刘彻两话不说,同意摆西南夷诸郡和苍海。妥胁,平衡,这才是极佳的决策方略。
M.nIUduN 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