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三毛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
,
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
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远方。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
,为什么
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三
1943年3月26
,三
出生于重庆,幼年时期的三
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在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三
休学在家中,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各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1964年在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三年后,三
只身远赴西班牙。先后就读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歌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在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的助益。1970年在文化大学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离开台湾到达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在西属撒哈拉公证结婚。在沙漠生活的时期,
发了三
潜藏的写作才华,她开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逐渐串成了《撒哈拉沙漠》一书。
《撒哈拉沙漠》由许多个短篇合成:《白手成家》讲述了三
和荷西在艰难的日子里,动手设计房子,买石灰水泥糊墙、补窗户,到垃圾场拾汽车外胎自做的“鸟巢”式的坐垫,巧用铁皮和玻璃自制分风灯,积极乐观地一步步建设着充满趣情的“沙地城堡”《悬壶济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记录了三
用随身带着的药箱为贫穷落后的撒哈拉威人义务诊治,并将
用品等送给当地的人们。《沙漠观浴记》描述了撒哈拉人的肮脏,奇异生活习俗。因为缺水,女人们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洗澡的方式是用石片刮掉身上的污垢,用海水灌肠,让读者真实深刻地感受到沙漠环境的恶劣与生活方式的落后。《中国饭店》中,三
利用家中寄来的大批粉丝、紫菜、冬菇、生力面、猪
干等做出粉丝煮
汤,并用“小黄瓜炒冬菇”来假冒“笋片炒冬菇”让荷西的老板尝了美味。《娃娃新娘》中,三
参加了一个10岁小姑娘姑卡的婚礼。按照撒哈拉沙漠的风俗,10岁的姑卡坐
新的车时要被车上的男人一直殴打到男人的家,并且被新郎用暴力夺取贞
。这深刻地描写了沙漠中的人情风俗,在保守的观念下,当地的回教徒身受古老文化的局限,令人感到他们的愚昧不堪和可悲…三
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
之后,因为受到《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三
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源源不断,陆续结集出书。1979年9月30
,三
因丈夫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1981年1月,三
开始在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写成《万水千山走遍》。1990年,三
从事剧本写作,完成《滚滚红尘》。
三
的母亲廖进兰评价三
:“三
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陕西作协主席、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评价三
说:“三
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
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
,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
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司马中原认为:“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
,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
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
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
,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
失而不自知。读三
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而这个寻找梦中的“橄榄树”的女子,最终选择了听从她内心的召唤,向着荷西,向着远方,永远地离去,结束属于她自己的滚滚红尘。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