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章
第四十三章惊变
 第四十三章惊变

 屋内的烛光很昏暗。

 荀攸坐在角落里,两眼盯着刚刚走进来的陈群,脸色阴沉得可怕。

 贾诩背负双手,正在屋内走动,看到陈群后,猛然直身形,一股杀气涌而出。

 司马懿神情悲愤,悄悄递给陈群一个无奈的眼神,转身走出了书房,轻轻掩上了房门。

 “如你所愿…”荀攸俯身拿起案几上的急奏,冷声说道“该死的都死了,该叛的也都叛了,该杀的现在也要杀了。”

 陈群狂喜,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站在原地也没动,极力抑制着内心的兴奋。成功了,南战场终于出事了。

 他看看贾诩,又看看荀攸,然后接过了急报。

 太史慈在襄东南一百里的樊丘中伏,其本人身受重伤,白绕、于毒等十几员将校全部战死,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少将廖化率军强行突围,于蔡再度被围。

 王当率一万大军急速支援,突破比水河,救出了太史慈和廖化,但本部一万大军折损过半,仅带三千人马逃出了重围,于新野又一次被围。

 文丑放弃回撤宛城,率三万大军在淯水河大战,公孙越等四员准将、上校和六千多将士血战而死。后荆州军主动撤退,文丑顺利救出太史慈、王当等人,后撤到宛城。

 到了宛城后,黄猗、陆勉、子率、郑宝、刘询、郭援等人突然叛,挟持了太史慈、文丑和王当等人,举起了“除佞,清君侧”的大旗,率军直杀长安。

 “这就是代价,是吗?”荀攸看到陈群泰然自若,不由得大为愤怒,厉声质问道“我说过,这一仗不能打,不能打,你为什么不听?难道修改刑律,出钱赎罪就能平息他们的仇恨?三万多将士,二十几员将校,就这样死了。这都是你的罪过,你的罪过”

 “如果不改刑律,恐怕豫州早就了,那时死去的不是三万多将士,二十几员战将,有可能是整个豫州,甚至包括洛都有可能丢失。”陈群慢慢卷起书简,平静地说道“历朝历代的改制,哪有不死人的?这很正常。有人因改制而受益,有人因改制而受损,利益受损的一方做些极端的举动很正常,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之前主公在,因为他的威望,暂时住了那些人,使得他们没敢叛。不过…”他看看坐在黑暗中的荀攸,脸上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如今天子出巡大漠,主公又在西域病重生死未卜,这么好的机会,恐怕不仅仅是黄猗和陆勉一般人举兵叛,应该还有更多人要跳出来…关中热闹了,血雨腥风啊…”陈群的嚣张态度顿时怒了贾诩“只要把你砍了,什么事都能解决。”

 陈群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贾大人,过去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的死亡,对你来说都不屑一视,今天怎么为了区区三万人失去了理智?把我砍了,能解决什么问题?社稷能中兴?新政能实施?百姓能温?叛逆能授首?另外,话又说回来了,难道你们不想杀人?如果你们不愿意看到今天的局面,凭两位大人的实力,难道还不能劝阻天子?不能阻止太史慈攻打襄?既然我们目的相同,今天应当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而不是互相埋怨和指责。”

 贾诩被陈群这番话气得火冒三丈“是你要杀人。你秘密觐见天子干什么?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悄悄进了宫,天子马上下旨,你让我们怎么阻止?虽然朝中有人要杀你,但形势还在控制之内,完全没有必要非要推波助澜,把对手都给出来。如今黄猗等人公开举兵反叛,形势随时可能失控,你想过后果吗?”

 “哈哈…”陈群笑着连连摇头“陛下为什么离开长安?还不是你们怂恿的,否则以朝中大臣们的劝谏,他怎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长安?陛下远赴漠北,疾电铁骑和银狼铁骑随即出。两支铁骑为什么出?漠北没有叛,两支铁骑用得着出吗?我想问问荀大人,如今两支铁骑在哪?是不是已经秘密进入了萧关,正在顺着泾水河南下?还有,凉州马腾将军的铁骑是不是也已经秘密进驻汉郡?”

 “这都是给你出来的下下之策。我们就怕发生叛,谁知越怕什么,它就来什么,罪魁祸首就是你。”贾诩恼怒不已“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干?难道大汉将士的性命在你眼里一文不值吗?你能有今天,都是谁给你铺的路?你还有人吗?你的良心在哪?”

 “南大败的责任难道应该由我承担吗?南为什么大败?太史慈将军为什么樊丘中伏?为什么接着又在蔡、新野两次被围?背叛,有人已经背叛了。这次我们即使不打襄,但下次呢?下次打襄,也许我们损失的不是三万人,而是六万人,十万人,甚至可能丢掉洛,丢掉长安,丢掉社稷。”陈群反驳道“叛逆们要杀我,要毁掉改制,要南北分裂彻底倾覆大汉,而刘表等人巴不得我们内讧,巴不得南北分裂,以便给自己赢得反攻的时间和机会。难道我们小心翼翼地避过这次叛,朝廷就稳了?叛逆们就改归正了?”

 “代价太大了。”荀攸说话了,嗓音低沉而悲恸“当年他们借着诛杀董卓的名义,背叛了大汉,攻杀洛,导致社稷败亡,今天他们又来了,他们再一次背叛了大汉。我真不明白,朝廷已经最大程度地足了他们的要求,为什么还不知足?难道他们个人利益当真比社稷利益更重要?没有了社稷,个人的财富和权势从何而来?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如果他们懂得这个道理,大汉怎会有倾覆之灾?”陈群嗤之以鼻。

 “董卓之祸,距今不过七年而已,至今犹历历在目。”荀攸仰天长叹“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可惜…可惜…”

 贾诩怒气冲天,指着陈群还想痛骂,荀攸轻轻拍了拍案几。“文和,算了…人死不能复生,或许早点把他们出来也不是坏事,大汉中兴,总有人要付出代价。当年董卓进京,本意也是除阉,清君侧,重振社稷,但结果呢?结果是谁把他上了绝路?董卓之祸就是前车之鉴,今天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主公对我等有再造之恩,这些危险,只能由我们来帮主公扫除。”

 “河南尹立即换人。”贾诩长叹“命令颜良领河南尹,原河南尹司马朗即刻回朝。叫颜良即刻起程,夜兼程赶往洛,驻守八关。”

 “命令吴懿将军领弘农太守,拱卫京畿。”

 “命令高顺将军领青兖两州兵事,豫州牧钟繇即刻回朝。如果发现钟繇有谋叛之举,无需禀奏朝廷,即刻诛杀。”

 “吕布领豫扬二州军政,如果豫州郡县有人叛,无需禀奏,立即予以诛杀,绝不姑息。”

 “命曾智、曾僕煦各率铁骑急速赶到长安,戍守京师。”

 “慢…”陈群突然打断了贾诩“以我看,这两支援军不要急着赶到长安,再等一等…”

 荀攸脸色微变,心中不一阵战栗。贾诩瞪大眼睛,几乎要吃了陈群“你还想干什么?”

 “还有人没出来…”陈群笑道“不要急,千万不要急…两位大人态度硬一点,给我强有力的支持,这时肯定还有人要背叛…既然杀开了头,那就不要留下后患,一次杀个干净。”

 “长文…”荀攸摇摇手“适可而止吧。”

 陈群突然激动地冲到荀攸面前,大声叫道“要杀就杀干净,不要象董卓一样自取死路。当年董卓如果狠狠心,把该杀的都杀了,何至于有败亡社稷之祸?他最多不过象梁翼一样做个骄横跋扈的权臣而已,但现在呢?现在倾覆社稷的罪责都是他的,而真正应该承担倾覆社稷之责的袁绍、曹、刘表之却成了挽救社稷的英雄?告诉你,这个世道没有公理,只有战刀,谁的刀锋利,谁赢了,谁就是公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杀”

 屋内霎时静寂,只有三位大臣急促的息声。

 南大败,黄猗、陆勉举兵叛,挥军攻杀长安,一时间朝野震惊。

 叛军势如破竹,连克商城、上洛、蓝田三城,直杜陵,距离长安只剩下一百二十里了。

 黄猗传檄天下,列举了陈群十八条罪状,号召各地州郡共同起兵,讨伐内阁总理陈群。

 贾诩、荀攸、徐庶、陈群惊慌失措,一面命令河南尹颜良领一万大军进驻杜陵,阻击叛军,一面派司马懿招抚叛军。

 公卿大臣们在朝议上争吵不休。有的上奏弹劾陈群,叫他立即滚蛋,免得引发内,败亡社稷;有的振臂高呼,要捕杀陈群,砍下他的人头以平息叛;赵云、张郃、吴懿等武将却夷然不惧,要求征调各地兵马进京,平定叛,戍卫京师。

 曾经的毒士贾诩犹豫不决,谋主荀攸茫然无措,两个人一改往日的沉稳,迟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甚至都没有报奏远在大漠的天子。至于传说中在西域病重的夏王,那就更是不用说了。

 荀攸的解释是,如果强行镇,肯定会祸关中。这可能危及社稷的安全,所以倾向于安抚,但安抚就要罢免内阁总理陈群“我无权罢免内阁总理,只能奏请天子和夏王做出决定,因此这事不能急,要慢慢来,先劝劝黄猗、陆勉等人,一切以稳定为上策。”

 朝廷的不作为怒了主战派大臣,赵云在朝堂之上怒斥荀攸,睚眦裂。主抚派大臣却兴高采烈,一次次联名上奏,要求即刻罢免陈群。

 叛军看到朝廷惶恐不安,气焰非常嚣张,开始向杜陵展开攻击。

 吕布急奏朝廷,叛军卷土重来,再攻豫州。

 三万大军在曹的指挥下,死守鲁、昆一线,几乎与此同时,孙坚、孙策再次率军渡河,吕布、周瑜亲自指挥大军阻敌于江水一线,战况非常烈。

 吕布求援,希望朝廷能从洛调兵南下,先把士气高涨的荆州军打退。

 荀攸征求陈群的意见,是不是适可而止,但陈群一口否决“告诉吕布,豫扬二州土地一寸也不能丢,即使十万人全部拼光了也在所不惜。这一仗打完了,我给他钱粮,让他再征兵十万。”

 贾诩失声惊呼“长文,天子一旦下旨罢免了你的官职,那就什么都晚了。不要玩火自残了,还是即刻调兵平叛吧。”

 陈群淡然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以这颗人头做赌,输了,我认了,赢了,社稷则振。”

 荀攸无奈,回书吕布,社稷安危尽在将军一人之手,请将军不惜代价,击退叛逆,守住豫州。再书曾智、曾僕煦,平叛时机未到,等待攻击命令。

 卞秉告诉陈群,夏王要回京了,他最多能够保证发生在中原的事情在十天之内不被夏王知道,希望他能尽快处理一切。

 陈群仰天长叹,功亏一篑。

 长安,杨府。

 长安这场风暴牵扯到各方势力,大家蓄谋已久,就等着最后决战一刻。南大战本身是一场朝堂博弈,三万多将士的性命最终换取的是朝堂权力的重新分配,但要到达这个目的,需要绝佳的机遇和精心的筹划。北疆形势的不稳定和夏王的病重就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时朝堂上的武人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做出选择。选择哪一方才能获取最大利益?主掌大汉权柄的是夏王,然后才是天子。在夏王可能倒下的情况下,支持天子是唯一的选择。天子和内阁总理大人已经水火不相容,皇权和相权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朝堂上的武人都要放弃陈群。

 门阀世家们稳胜券。只要天子回到长安,河东、关西两地的军队就可以出动。此刻西凉铁骑已经蓄势待发,大战随时可能爆发,关中面临生灵涂炭的危险。为了社稷的稳定,为了能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天子也罢,武人也罢,门阀世家也罢,只有互相妥协,而妥协的代价就是诛杀内阁总理陈群。

 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天子仍然在大漠,没有返回中原的迹象;疾电铁骑、苍狼铁骑也仍然在大漠;由西域返回长安的贾诩依然和荀攸稳在总参谋部,而陈群,依然安安稳稳的当着他的内阁总理。

 杨彪茫然了,他看不清事情的发展趋势。

 正当杨彪一筹莫展的时候,跟随天子巡视大漠的杨修回来了。杨彪喜出望外,亲自出门相

 “孩子,我老了,不行了,早就想回到关西老家,但是…”杨彪在杨修的搀扶下,一边缓步而行,一边一语双关地说道“这里有我的宗族亲人,有我的门生故吏,还有我的很多老朋友,我舍不得他们啊。”

 杨修抿嘴轻笑“父亲,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上应该旧貌换新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勇退也是一件好事嘛。”

 杨彪哈哈大笑,笑声里有些苦涩,也有些悲凉。满盘皆输,满盘皆输啊。

 “长安形势危急,夏王在西域病重,陛下应该及时回京主持大局,不应该这个时候仍然逗留大漠。”杨彪停下脚步“你说呢?”

 “夏王病重?谁说的?此时夏王正和王妃们在西域欣赏异域风光,欢喜得紧啊还有长安形势危急?”杨修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笑道“父亲大人开什么玩笑?长安很平静嘛,有什么危机?陛下,怕是永远也不会回长安了。”杨修亲昵地拍了拍杨彪的手臂“父亲,你放心地回去吧,长安不会有事。”

 杨彪大惊“你说什么?”

 杨修说道:“父亲,夏王并没有生病,那只是陈群他们放出来的假消息。还有,疾电铁骑和苍狼铁骑都在司隶,你说长安会有事么?另外,天子让我带回圣旨,禅位夏王。他此生,将永远留在漠北,不再回中原。”

 杨彪呆立良久,默默地望着天际间的白云。一股莫名的悲哀忽然从心底出,慢慢浸浴了全身。

 “我还能看到他吗?”杨彪问道。

 “也不可能了。”杨修的泪水滚了下来“当陛下暗中把两支铁骑从大漠调回,一切都已经决定了,谁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杨彪缓缓闭上眼睛,一滴老泪悄然坠落。

 疾电铁骑和银狼铁骑突然出现在司隶,叛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颜良得到冀州援军的支持,率领苍狼铁骑南下汝南,刘表大军溃败。

 北疆军围攻宛城,郭援反水,保护着太史慈、文丑等人杀出宛城。

 北疆军攻破宛城,黄猗等叛军将领自杀。

 二十万北疆军南下攻击襄,刘表不敌,在蔡瑁的保护下,退守当。荆州大将文聘、魏延、黄忠尽数重伤被擒。

 陈群趁着曾炩回到长安之前的最后机会,大肆搜捕。在铁证下,关中数十家门阀士族被牵连其中。

 最终,七家主谋被满门抄斩,其余家族也有不少人被杀,其余人被放大漠。

 据统计,在此次惊变之中,门阀士族被杀三千余人,被放的更是高达一万人。

 自此,关中门阀士族,除了马氏、杨氏等少数几家外,其余纷纷土崩瓦解,关中门阀士族势力就此一蹶不振。  m.NiuDunxS.CoM
上章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