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章
第七十六章 郭嘉与徐庶的故事
 郭嘉出身颍川郡望族之一的郭家,不过,他这一支只是庶出,不是嫡传。

 郭姓是颍川郡最著名的十三望族之一。新唐书的记载讲清了五个问题,一是郭氏来源,郭氏来自姬姓,由虢叔之虢按声转为郭。二是曲是郭姓开宗之地,因虢叔裔孙序封于曲,号曰郭公。三是曲是郭氏居住延续接代之地,因郭全"代居曲",还生下了数代人。四是曲是郭氏祖籍地,因为"裔孙从颍川",郭氏之后代离开祖籍地曲而迁往颍川。五是虢叔为郭氏始祖,序是虢叔的裔孙,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从序开始号为郭分,成为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

 郭嘉家的位置很偏僻,要不是有荀彧给他指点过,还真的不容易找到。

 在三月初五这一天,曾炩敲开了郭嘉的院门。

 开门的是两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

 较为年长的一个年约二十二三岁的样子,长相斯文秀气的他身高不过一米七五,身体消瘦却不显文弱,他如牛般白皙的脸庞并不像有的人那样有大的孔,用“面如冠玉”这个词语来形容倒是恰如其分。但是掩盖在衣服下面的肌却充满了力感,浑身绷的宛若一支离弦的箭一般蓄势待发。

 见过的人都知道,用英俊两个字来形容似乎有些不恰当,这并不是说他长得有问题,而是在他身上,有一些用“英俊”这个词所无法表达出的一些东西,可以这样说,凡是认识他的人,首先注意他的,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身上那种说不出来的东西。

 他跟后世那些让小女生尖叫的所谓“阳光男孩”不同,宽广的额头,直的鼻子,略带紫的面孔仿若刀削,再加上经常抿得紧紧的嘴,这些东西,让他这张脸多出了几分冷酷坚决的味道,与“阳光”这个词搭不上多少边。让他的脸看起来有点柔和的东西是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大大的,弯长而秀气,如蒙着雾气的两潭深水,这双眼睛,就算放到女孩子身上也会让人觉得漂亮而有神韵,而放到了这个青年的身上,则因为这双眼睛,使他的面孔看起来有些天真与朦胧起来。

 他脸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就是他那两道略显弯长飞扬的眉毛,眉毛不浓,不清,不散,不,象是一对在云中翱翔的翅膀,所有的这些都组合在了这个青年的脸上,不是帅比番安,却也独一无二,乍看只觉清秀,甚至是略显文气,再看则觉得清明朗,山高云淡,细看则摄人心魄,令人不敢视。

 曾炩很是疑惑,这样的一个青年,在汉末三国的时候,绝对不应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可是,他却没有办法将其和任何一个有印象的汉末人物联系起来。

 另一个年纪要小一些,大约二十岁的样子。他身穿一袭浅米长衫,身材适中,给人一种玉树临风、优雅斯文,又浪漫洒的感觉。丰神清秀的五官,一双漆黑似墨的剑眉,澄澈有如深潭般幽邃的黑眸,直的鼻梁,丰润感的嘴闪着自然红润的光泽,面颊丰腴,肌肤白皙,端正的轮廓隐含儒者特有的温文尔雅,秀雅中又透着三分的气。

 曾炩看了看眼前的两个年青人,感觉他们和他印象中的郭嘉都有一些差距。

 曾炩问道:“请问郭嘉郭奉孝在家吗?”

 两个年青人看了看曾炩,较为年轻的人问道:“请问阁下找郭嘉有什么事?”

 曾炩算是看出一些眉目了,这个较年轻的一个应该就是郭嘉了。他笑呵呵的说道:“鄙人受田丰田元皓和荀彧荀文若的指点,前来拜访他。”

 年青人一听,脸上浮现出笑意,说道:“原来阁下与在下两位好友认识,在下就是郭嘉。”说完,郭嘉就将曾炩请进了庭院。

 分宾主坐下来之后,郭嘉问道:“还未请教阁下贵姓呢!”

 曾炩笑道:“免贵姓曾,名炩,草字凌风。”

 郭嘉一惊,连忙起身道:“原来是骠骑将军驾临寒舍,真的是蓬荜生辉啊!”曾炩笑道:“先生客气了。”

 曾炩看了看郭嘉身边的年青人,向郭嘉询问道:“还未请教这位公子如何称呼呢!”

 郭嘉对曾炩介绍道:“这位是郭某挚友徐庶徐元直。”

 曾炩一愣,这个英伟青年就是徐庶?还是郭嘉的挚友?曾炩可是清楚的,郭嘉称呼荀彧和田丰都只是好友,而对徐庶,这个称呼却是加深不少,一般来说,能够称为挚友的,那关系必定是好得不到了的那种了。

 之后,通过交谈,曾炩总算是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徐庶和郭嘉是从小的邻居兼玩伴。在徐庶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苦练武功,结同道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派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东汉灵帝中平末年188年,郭嘉因与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迫害,差一点就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徐庶出面帮忙。徐庶接受郭嘉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郭嘉托人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他营救出狱。

 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审时度势,又见东汉王朝趋腐朽,诸侯割据,烽烟四起,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造福于天下苍生。自此以后,徐庶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剑戟,潜心读书求学。

 之前徐庶不喜爱读书,所以基础很差。现在他一心向学,郭嘉这个学习天才自然是尽力帮助。这一是报答徐庶对他的恩情,二是二人的友情深厚至极。

 这一次,两人聚集在一起,是商量后面该怎么走的问题。徐庶是举家南迁荆州,而郭嘉则是想北上冀州。二人又不想分开,所以这事情就一直拖着了。

 曾炩不由得暗自庆幸,要是自己来的晚了,这二人就都要和自己失之臂了。

 对于郭嘉和徐庶之间的这一层关系,曾炩是一点不知道的,因为历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曾炩只是知道徐庶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因为帮一个朋友报仇而被官府抓,但是却是不知道这个朋友就是郭嘉。

 曾炩这时候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个假设,那就是历史上的郭嘉要不是在公元207年去世的话,徐庶因母亲被曹抓去后,肯定不会是历史上记载的那种表现。而肯定会和郭嘉一起,尽心竭力的帮助曹

 毋庸讳言,徐庶也是汉末三国的一的谋士。要是在得到徐庶和郭嘉之后,再加上其他的荀攸、荀彧、程昱和刘烨等一谋士,刘备即使有诸葛亮和庞统二人的帮忙,也不一定是曹的对手。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事实是郭嘉在公元207年,也就是曹南下之前就已经病逝。这样一来,徐庶因为对刘备的好感,不可能真正的为曹效力。这才有了后世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

 从这个典故,我们就可以看出,徐庶是一个多么重义之人。要是郭嘉仍然健在,凭借二人那样铁的关系,徐庶自然会是全力帮助曹了。

 三人相坐而谈,从上古说到今世,再由今世畅想未来,又从天文说到地理,所有的一切,几人都谈到了。

 郭嘉和徐庶二人,无疑是绝对的博学之人,自然是所谈的都是深奥的东西。而曾炩这个变态更是拥有三世近两百年的记忆,还有数千年的知识,再加上他三世都是惊采绝之人,更不是郭嘉和徐庶这两个缺少了这些知识的人所能及得上的。

 也许,说到出谋划策,曾炩不是二人的对手。曾炩很是清楚,这是他相对二人来说的短板,他自然是刻意的避过了这方面的话题,所以他们现在谈论的东西,都是涉及到知识面宽广的问题。在这方面,曾炩占据了先天的优势,所有,曾炩是将两个惊才绝之人忽悠的不知天南海北。两人对曾炩的学识,那是真正的佩服的五体投地。  M.nIUdUNXs.cOm
上章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