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类的幸福
一生平淡如水,没有烟酒嗜好,也没有女人情缘,更没有名利
望。所以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唯有对读书情有独钟。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虽然爱读书,可不幸的是,我既没有从书中读出颜如玉,更没有从书中得到黄金屋,读书只是我生命中的一种爱好---一种如嗜毒品般的爱好。
少年时因机缘的巧合读到了几本书,而进入青年时正需要进学堂把那点
嚼入腹中的文字加以
炼与提高时,遇到了那场“文化大革命”想读书已没有机会和条件。在往后的生活中,想读书成了一种奢侈。曾记得,当年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全国时,我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去街头地摊买书上了,下了班,顾不上回家,坐上公
就直奔当年的二马路小商品市场卖书的地摊,花上一元钱,捧回薄薄一本盗版的小册子,如获至宝般捧回家一口气读它三五遍。虽然那盗版的书面上版面颠倒,错字连篇,还是反复的读了又读。那时,能找到一本正宗港版小说就是最大的快乐了。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书,总是不顾囊中羞涩,想方设法也要买下来,久而久之,耗费币帑的结果是:家中到处书满为患而书香味却不浓(因为大多都是盗版书)。终于有一天,狠狠心,把书送给了开书屋的妹妹。现在有了网络,再也用不着到处去花钱买书,可买书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当年的书虽然读了不少,可那都是野路子,大多是
七八糟的杂书,没有正经八百的读过大学学堂里的书。本来也有过两次进入正规学堂读书的机会,可不幸都夭折了,一次是被部队推荐上第四军医大学,一次是企业推荐上安徽医科大学,但都因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而失之
臂。再往后,工作、成家,庸庸碌碌的生活把读书的
望消磨的几乎怡净。其实,在我的骨子里,爱书的僻好就一直没有消失过,对上学读书的向往也一直没有放弃过。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恢复,我也自不量力的参加过两次成人高考,但都因文革荒废了我太多的时光,数、理、化差距太大而没有如愿。在彻底丧失上大学希望的91年,我逸强收拾自己的心绪,不再好高骛远地想堂而皇之的跨入大学的课堂,放低了身段努力认真的去上了三年成人夜大,在那为文文凭而读书的三年中,我下了单位的班就去赶夜大的课,顾不上吃饭买上几个包子,就骑自行车直奔远在十几公里之外的夜大课堂,风雨无阻的折腾了三年,其辛苦程度肯定远大于现在的大多数大学学生,终于在我拿到一张代表我学习历程的薄纸片后耗尽了我对课堂的眷恋,也让我对曾经的读书梦划上了一个代表终结的句号。总算有了一个表明自己身份的“文凭”但这样的东西充其量只能当个装饰,既不能代表我读过的书,也不代表我拥有的知识。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买书对我来说已经成了过去时,想起当年我们的祖先们用竹简做书时,为了便于携带,于是才有了言简意赅的文言文,那时的书可谓是一字千金!而且只有达官贵人们才有读书的权力。后来有了活字印刷,书就普通了许多,百姓可以接触了,不过也要净手焚香才显得对书的尊重。再后来有了
笔钢笔,但书依然是高贵圣洁的像征。现在,进入电子时代书的身价似乎已经下降了许多。可我对书的评价是:古书有一种墨香,承戴着浓墨重彩的历史;当代书有一种书卷味,展示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而电子书则像无味的清风,无处不在地存在于你的生活里。不管他什么书什么味道,只要自己爱闻就是好味道。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也开始花了,坐在电脑前不戴眼镜已经不大能看清较小的文字,而对捧卷而读的读书也已经力不从心。真的,我现在每每想起小时在如豆的油灯下读书的情景时,一种难言的温馨涌上心头,我好想在一个静谧如水的冬夜,像过去一样慵懒地躺在温暖松软的被窝里,任灯光如银霜
空,让思绪不觉飘飞;或手里端着一杯淡雅的香茗,捧一本小人书,那种童趣该有多么的值得回味与把玩!也可以坐在灯下,懒懒的拿着一本书,让情感随书中的情节不断游走。将心情一再的过滤沉淀;将纸上发黄的铅字看的发烫;将一段感人的哲理反复的锤炼。时尔泪水涟涟,时尔手舞足蹈,时尔掩卷偷笑,时尔蹙眉深思,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快乐与幸福啊!一种另类的幸福。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