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媚千红文集 下章
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
 书架边驻足,看到“才女”这两个字,眼前刹时一亮,于是便信手出这本书。

 “一个融合了诗与真的才女,对人类充满不灭的爱,走过雨季,走过红尘,成就了浪漫绚丽的传奇。”这是作者对三的概括。

 毫不讳言的说“才女”一直是我所向往的名字。我觉得,能被称做才女的女子,必定无须依赖所谓的天生丽质,她们聪慧、张扬,又谦逊、平和,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东方魅力的自然

 遗憾的是读罢这本书,感动就减半了。也许三的传奇注定只能由她自己去写,她不雕琢语言,也不追求技巧,她喜爱毫不保留,全方位,多层次的自己,始终如一。只要对她作品有些许的接触,人们就能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所以任何其他人想写她的经历,她的情感,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三说过:“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

 其实,我并不是三的崇拜者,只是偶尔读到她的某些篇章,感动,仅此而已。我摊开这本《三传奇》,也只是出于对才女的向往和好奇。

 所幸的是这本书可以作为三整个人生经历的浓缩。

 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她的少女时代。“过着心灵上备受欺凌的苦日子”逃学,常去坟场墓地,认为人们太严酷了,只有和死人做伴才是安全的事。退学后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关就是三年多,向街的大门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街上根本没有可走的路。自卑,脆弱,犹豫,彷徨,胆怯,形容自己从来不用明快的词。她考虑死亡。

 可是后来她留下这样的句子:

 “爱”这个字不单是个名词,更应该是个动词。在“爱”里面,没有国籍、肤、语言、年龄、别以及时空的区别。若要生活在美丽快乐的空间“爱”就是一种不能缺少的精神力量,就像人的生存需要空气一样。

 疑惑中我只得给自己这样的解释——天生美好的心灵,经历过坎坷与成长后,必能重新发现世界的美,进而由逃避转向追求,滋生出想要去爱的愿望。

 另一个触动,就是十年前三的不辞而别。

 18岁的我思考生死问题,始终不同意孟德斯鸠的所谓“上帝给予我生命,是一种恩惠;当生命已经不成其为恩惠时,我可以将它退还:因既不存,果亦当废。”

 我要以更响亮的声音喊出《孝经》中的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但对于三,我说不出什么,或许那是她认为最好的选择,她主宰了她的生活。

 作者在序言的一开始就指出,三算不得是杰出的作家。

 不知是不是因为三说“爱情就是创作的全部。”或者出于某种偏见,以为温婉的,细腻的,揭示个人情感的文字就差一点火候,惟有呼风唤雨指点江山慷慨昂的才叫文章。

 然而我不明白,忽略自己内心波澜的人,又是怎样去忽略生活的荒凉与空

 凡是成其“家”必定要达到某种境界,更何况是人们精神的导游。

 所以我说三是位了不起的作家。传奇中大段大段的引文毫不掩饰她的才气,聪慧、张扬,又谦逊、平和,就是这样的女子,无须依赖所谓的天生丽质,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东方魅力的自然

 合上一本书,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想法。

 “才女”

 我在思考这两个字的含义。现在没有人会坚持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名字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惑力,那是一种魅力。

 也是我想要倾注一生去追求的东西。

 我也选择了写作,理由很简单,喜爱。

 我不相信带着痛苦的眼泪弹琴,不会把愉的曲子奏得索然无味。所以就任凭这种喜爱在生活里肆掠,撞到高考面前都不肯让步。

 对我来说想到什么不能写下来是件残忍的事,会感觉被关在糟糟的屋里了,闷得慌,睡觉也合不上眼。

 凌晨两点,偎依在台灯橘黄的柔光下,倾听思想的海鸥扇翅起飞的声音——惟有这时我才能体会大海原来是为我而存在的,它在随着我的心绪起伏。

 当我知道这种感觉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体验时,就下定决心要好好珍惜它。

 时时忆起高中毕业时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批下的话:“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有一支善于表达的笔,请不要放弃它们,让它们伴你一生。”得到表扬固然欣喜,我也懂,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祝福。

 思考,在有限的时空里,如何过上无限广大的日子。

 也许喜爱可以令我手中的笔变得神奇,让我在一粒砂里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花中发现一座天堂。

 感谢三带给我的思考。

 继续思考。

 不停的思考。

 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  m.NiuDUnxS.CoM
上章 百媚千红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