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声中守望一颗高贵的心灵!
亲爱的小妹:
你好!
我周五晚上才回到家里,首先恭喜你当选中国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的代表!
辽宁文学院院长、省作协主席等也去北京参加文代会了。他们都给予我兄长般的关怀和帮助。你要是见到他们,请代我问好!省著名女作家孙惠芬与马秋芬也参加会议去了,她们来讲过课,仅仅一面之缘而已。
其次汇报一下学习的情况:辽宁省文学院有“文学黄浦”之誉“作家摇篮”之称。第四届新锐作家班计划招生35人,实际到了49人。有的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大部分已经在很高级别的刊物上发过作品,并早已经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通过接触,那些发表文章的人,大都是有名人引见或推荐的,真正凭实力的不多。
幸运的是我被选为学习委员,结业典礼上代表学员讲话。给大家的印象是温文而雅、善良单纯的好姐姐形象。院长及老师对我的印象也特别好,还受到了鼓励和赞扬。
遗憾的是,我没有更多地跟学员们“碰撞”也没有
起什么文学精神的火花。他们的地域意识很强,都是以来自某某地域的为小团体,业余时间经常喝酒聚会。这样我就游离在“群”外了。
我给他们的感觉是个幸福女人,加之我滴酒不沾,又比较稳重,所以他们除了敬重我而外,就不轻易说笑了。还有就是在联
会上,我和院长二重唱“敖包相会”很成功,他们更对我敬而远之了。本来我不会唱歌的,很少去歌厅。是文艺委员说我说话的声音好听,推断出我唱歌也肯定好听,就非要我出个节目,我只能想起那些听过的老歌,就选了“敖包相会”他们就到处给我找对唱者了。结果男学员里没有人选,班主任就把院长给“出卖”了,直到演出前半小时,院长才知道有这个合唱。好在他的音域十分地好,又镇定自若,我随着他就唱了下来。
分别前两天,就有很多人都沉浸在“生离死别”的泪水中了。尤其是女学员,强化作家就是要具有多情善感的意识,认为泪水标志她们是真正的作家的“素质”就该放纵或渲染自己的情愫或情绪。就我一个人是笑着回家的。在分别的时刻,班主任老师和男同学们给了我最高的礼遇——一个个深情地拥抱!当时,我的脸被“点燃”了,羞得彤红。说真的,以前还没有哪个男人拥抱过我。
课间和孙惠芬探讨“孤独”这个话题,她说自己在农村时孤独,进入城市后还是孤独,孤独无处不在袭击着心灵。我就问她:为什么在茫茫人海中摩肩擦踵拥挤不堪,却时时感觉自己的心灵是孤独的,而不能融进任何圈层,无论置身何种场合,都感觉自己是个编外人,感觉哪儿也不是自己的“家”?虽然内心是那么地渴望眼睛与眼睛的重逢!还有那可遇而不渴求的知音与友情!
我给她讲了自己的困惑:遇到一个知趣相投,谈吐幽默,知识渊博,异口同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朋友。他说过我们之间:没有男女之情,但有兄妹之意。我很赞赏和接受这种关系。可是,最近他沉默了,回避了,逃走了。如果,我不礼节
地时不时给他个电话或短信,我们从此就错过了,生疏了,失去了。
面对他的沉默,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崇尚男女间纯真的友情,我更愿意坚守这份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情谊。他为什么就不能坦然面对呢?
孙惠芬听后,真诚地告戒我:该停止了,别继续了,越继续你感觉受到的伤害越大!
我说:那样我们就永远错过了,太遗憾了。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位朋友,我不忍心失去啊!
孙惠芬说:他或许有很多的朋友,而你仅仅是其中的一位;而他是你的唯一,他是你要找寻的人,而你不是他要找寻的人!相互欣赏的朋友是可遇而不求的,你还没有遇到,别灰心!是你的就不会失去,失去的就不是你的。
孙惠芬是个很感
而又很理性的人,她的话虽然很使我心痛了一番,但是,似乎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虽然我不忍心放弃,还想守望下去。我在QQ中的个性签名是:“
晨钟暮鼓声中守望一颗高贵的心灵!!菩提树下坚信
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知道他会看到的,我渴望他坦然面对我的情义,直到永远!
明天,就又回到尘世中了,我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就此打住,一会儿给
鸣写信,不知道她的身体好起来了吗?
M.NiUDuN 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