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品易中天
冒着摄氏两三度的严寒,于晚上七八点落座于办公室的电脑前。没有大庇天下寒士
颜的空调、烤火炉,没有愚公移山的惊天伟业,只是为了垂范和坚守学校的坐班制度。凄凉的办公室:一人,一桌,一椅,一电脑,一易中天的《品三国》而已。
有人说:少不看《水浒》,因为其宣扬暴力,说白了就是看后容易滋生少年犯;老不看《三国》,因为其教人权诈,通俗点就是说容易使人老不落教(四川话,不正义,
狡的意思)。易中天也算是老了吧,他不但读了三国,还把一部三国的权诈剖析得淋漓尽致。也听到了不少人大骂他不落教的地方,比如他说中国的文化是吃饭吃出来的,西方的文化是****做出来的,还大言地说只有自己说的是人话;比如他吹嘘自己因怕考不上大学在学生面前丢脸就直接高中了研究生;比如他在武汉演讲时要求有心脏病者先退场的离奇言论等等,但我却对他却是欣赏多于贬谪,崇拜高于微词的。
我痛恨某些学术权威的道貌岸然和装腔作势。他们的论文是那么的古典,他们的报告做得是多么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的笑容是多么的勉强和鲜有…我也痛恨那些无厘头的荒诞和恶搞,比如被儿子学得惟妙惟肖的周星驰的笑声,比如孙悟空的居然调戏白骨
…而易中天的随笔体学术,是一种平民化的学术,他兼顾了
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欣赏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深晦的历史典籍、野史传说融为一体,把现代社会的各种流行的术语用来诠释古典历史中的名词,既形象生动又平易感人,真的做到了雅俗共赏,可以说在学术的枯水期又逢了甘
。比如他讲诸葛亮之娶丑
,就直接揣度他是古人“娶
娶德,纳妾纳
”的理念的践行者;讲到曹
的英雄壮举时也免不了把他与袁绍去偷新娘的“汉贼”之野史也一并捎上;还比如他在品《金瓶梅》的时候也顺便把西门庆的经商发财之术详加剖析等等。
易中天的书是我两三度踱进书店后买下的,有厚此薄彼的十多本,花费一百多元,不及自己手气不好时的四五分之一。书是五折,错别字也不少,显属盗版之类。但作为自以为有点文化的我不但没有气愤的感觉,反而还会因又发现一错别字而洋洋得意(不知易中天老师会不会认为这才是属于人话之列?)。比较欣赏和喜爱他的《品三国》,也觉得有无病呻
之作,比如《闲话中国人》(因为其虽然把中国人的吃喝拉撒、人情世故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毕竟
离了学术的范畴,显得太俗了)。但我非常赞同他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想观念差异上的分析,他说西方人外向,所以好拥抱,所以吃饭用叉子向外叉,所以图腾是十字架;中国人内向,所以喜爱握手,所以用筷子向内用力,所以图腾是太极图。
太极图真的能代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它无棱无角但
分明,它针锋相对但又圆润中庸,这正如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如你,如我,也如易中天介于亦正亦
之间的平民体学术。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将化
两极于浑圆,将化黑白对立于和谐。
时已近九点,办公室依然寒气
人,除一人,一桌,一椅,一电脑,一易中天的《品三国》外,多一《
我品易中天》的拙作而已。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