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故事
多读好书能医俗,少
庸人品自高。
少时读书可谓对书的亵渎,因为那时的功利
特强,除了用它挣高分而寻找前途外,还有装典门面的考虑,正如古人说的那样,为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所以有时读书是不知其义而故作渊博。到现在读书,自我感觉是医俗的需要和心灵的渴求了。对书上内容的理解不一定对,但深刻了许多。记得那时读北岛的两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时其实并不知道它的深义,但那时的我显得很陶醉,除了其韵律的美感之外,现在想来还是在不懂装懂,故作高深。后来有一天看到两句话,按我现在的理解拿来诠释这两句诗最恰当不过了,这两句话就是:现实社会中没有不“卑鄙”的人,高尚的人只有在墓碑的文字中才能找到。
或许自己觉得理解深刻多了。
读书也能找到现在的电视和电影所不能有的感觉。记得那时读小说《摇滚青年》,读时热血沸腾,读后回味无穷。但后来看它的同名电影时就再也没有多少感觉了,不说激动,连看完的勇气也不够了。后来习惯于在网上读书,忒喜爱诸如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之类现实感特强的作品,当然还是免不了有装典的嫌疑,因为在其中也摘录和学到了很多荤段子或是可以拿来卖弄的,比如“里氏7。8级的牛B”、“不为口号去献身,不为子婊动真心,领导面前要服小,遇事先把水搅浑”等等无聊的话语。
后来随着交往的增多,对麻将的投入冲淡了读书的兴趣,对吃喝玩乐的重视蒙蔽了自己的心灵,即使拿到一直喜爱的《读者》也有味如嚼蜡的时候了,生活中的话题也大多成了闲言碎语,有说长道短的嫌疑了,朋友中麻友多于文友了,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了,长此以往,人将不人!
于是就开始反思,开始翻阅原来读书笔记中还残存的那些
情,整理自己浮躁的心绪,偶尔也看些书,让自己从梦中逐渐苏醒过来,于是也才有了今天的这些文章。
徐志摩说:你要真生命,须向最危险的地方访去;你要真天堂,须向地狱里寻去。而我认为,真的生命在你的精神之中。而你的精神支柱,是要在书里面去寻找的。
再一次把“身居闹市如藏海,时卖文章为买书”的座右铭重新拾掇起来,读点书!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