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的语言艺术
内容提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先后被译为英、
、德、俄等20多种文字,堪称文学宝库的
华。《围城》将中国三四十年代各层面的知识分子的人生百态、世间酸楚,描绘得淋漓尽致,被称为“现代《儒林外史》”在语言艺术上,《围城》是细腻而婉转的。钱钟书先生的睿智、洒
、冷峭、诙谐、犀利、快捷种种神韵尽注文中,而这些神韵,往往只有在直接读作品时才能感受,而且,越是对作品深入地鉴赏,才越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它的无限的文学魅力。《围城》集中展示了钱钟书语言描写的高超技巧,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普通人物的细致把握。作品中在知识
的话语中间一再传出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虽然有时也不免显得过于犀利与尖利,有时则也有炫耀学识和缺乏厚道的嫌疑,但无论如何,它终究是才气绝佳的风范之作。本文认为,《围城》在语言艺术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讽刺机智幽默,比喻巧妙绝伦,象征意味深长,心理
若微烛,景物和谐美丽。
关键词:语言艺术讽刺比喻象征心理
《围城》是钱钟书的小说代表作,也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人们对《围城》有许多关注和评价。有人称《围城》为学者小说;有人说《围城》是禀承西方16世纪以来流行的
汉小说,是“
汉”的喜剧旅程录;有人说《围城》颇似目前流行的智
小说;还有人说《围城》是一部新《儒林外史》(1);司马长风先生说它“地地道道是一部爱情小说”在众多的评论中,褒贬不一。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阅读角度、兴致爱好、学识修养等等不同便出现了“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小说阅读的热闹场面,这些同时也毫无疑问地说明了《围城》是经得起阅读的,并有它的独特
和丰富
。然而人们对《围城》的解读很多是从作者经历和学识的角度去解读,阅读文学作品虽要“知人论世”但是阅读时只有作者而没有作品显然是不行的;对其主旨的理解也多是津津乐道于小说中关于婚姻的比喻“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对其艺术特色的评价则多在他学者式的幽默讽刺上,多在钱钟书式的比喻上。人的视野当被一些东西所遮蔽时,便看不到另外一些东西。本文就一个小小的角度——语言艺术,来窥视《围城》艺术特色之一斑。在语言艺术上,《围城》是细腻而婉转的。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
本文认为,《围城》在语言艺术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机智幽默的讽刺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讽刺而言,鲁迅是辛辣幽默,老舍是深切温婉,沙汀是沉毅浑厚,而钱钟书的讽刺艺术有独到之处:有时锋芒毕
,
颖而出;有时运用譬喻,奇趣横生;既有中国《儒林外史》式的冷嘲,又有马克·吐温式的热讽,形成既尖锐泼辣又诙谐幽默的讽刺特色。在小说那对社会不容情面的蹊落、挖苦的背后,又蕴涵着作者那样多的对人生的热望,通过方鸿渐的命运,剖析当时灰暗社会的丑陋,更重要的是想唤醒在“围城中徘徊、挣扎的人们,冲破围城,去走自己的新路”因此,钱钟书独特讽刺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这种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方鸿渐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围城》并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情节,而是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通过方鸿渐不断地从被围困的“城堡”里逃出来或冲进去,展现他留学回国后所遭遇的人和事。作者对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讽刺。方鸿渐不通事务、无能懦弱;苏文纨冷若冰霜孤芳自赏、不顾廉
、惟利是图;高松年撒谎老练、作假超真,对属下的
子不怀好意,以生物学原理治校;李梅亭表面道貌岸然,实际男盗女娼、贩卖药材、勾搭
女。形形
的人物在《围城》中应有尽有,确实达到了作者想要写出某一类“具有无
两足动物的基本
”(2)的目的。在人物的展示过程中,作者对官场腐败、政府无能、学术虚伪、社会落后等都不失时机的进行嘲弄讽刺,钱钟书的笔触及了那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的种种丑陋,还描写了寓公们的可笑可鄙生活。作品也涉及了江南小县和由浙江到湖南一路上的污泥臭水,又表现了旅途的艰难,抗战中的混乱;小说又揭
了所谓“自由区”国立大学内的种种黑幕,学校条件差,教学质量低,学生意识落后,教育界的败类、投机政客、伪君子充斥了校园,写出了“为人师表”们逐利倾轧、蝇营狗苟的肮脏行径与灵魂“学校的图书馆倒像个惜字的老式慈善机关”“馆里通共不上一千本书,老的、糟的、破旧的中文教科书居其大半,都是因战事而停办的学校的遗产”所有这些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相当广阔的。钱钟书更站在哲理的高度讽刺这些社会现象,他的讽刺早已远远超出那个社会,超越了那个时代。
其二,讽刺意味通过情节发展和
雕的细节自然
。《围城》通过人物可笑嘴脸惟妙惟肖的勾画形象地暴
出人物卑下的灵魂,使作品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如书中对主人公方鸿渐
洋归来后的一段描写就十分精彩: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颇为惊动了家乡那个小城,先是报上登出新闻,继则应邀回母校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学术报告”方鸿渐是这样说的:“海通几百年,只有两件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
收的西洋文明。”“鸦片引发了许多文学作品,古代诗人向酒里找灵感,近代欧美诗人都从鸦片里得灵感。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疾,但据说也能刺
天才”方博士不学无术、满口荒唐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感到滑稽可笑,也尖刻而犀利地讽刺了帝国主义宣扬的所谓的“西洋文明”无非是些鸦片、梅毒之类罢了。从整篇看,文章并未对方鸿渐有很多评价,通过情节发展,自然把矛头指向了方鸿渐这一类人的性格弱点,指向那种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钱钟书还善于抓住讽刺意味的细节,楮慎明自称一生最恨女人眼睛近视不配眼镜是因为怕看清女人的脸,同时声称自己人
里只有天
没有兽
,但一和苏文纨交谈,却激动得“夹鼻眼镜泼刺一声直掉在牛
杯里”这一细节的生动描绘,无疑传神地描绘出楮慎明那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这些细节都取得良好的讽刺效果。
其三,讽刺手法灵活多样。《围城》中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讽刺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一是大量采用中外文化、文学典故。从中国先秦的《诗经》兵法到清代的同光体诗,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天方夜谈》到美国的轶事、法国的名句。典故的内容除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如第八章机关上司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西洋人赶驴子,在驴子眼前,
吻之上挂一串胡萝卜,引
驴子向前拼命,这是来自法国《列那孤》中的生花妙笔。方鸿渐买假文凭时引柏拉图《理想国》、孔子孟子之事为自己辩护,认为买文凭哄骗父母也是“孝子贤婿应有承
养志”这里连用几个中西典故细腻
真地写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增加了讽刺的力量和批判的力度。二是比喻来源广泛,标新立异,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人在频频发笑的同时认识了深刻的道理。如写
女王美玉:“忽然发现顾先生的注意,便对它一笑,满嘴鲜红的牙
,块垒不平象侠客的
襟”“牙
”怎么能象“
襟”呢?但细一想,侠客不是爱打抱不平吗?原来这是比喻牙
不平,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又如“有
鸭的地方粪多,有女人的地方笑多”等等。这种新颖独特的比喻随处可见,让人耳目一新,又带给人深深地思考。三是擅长用讽刺
的比喻进行评点的技巧,生动风趣,使人忍俊不
,显示出作者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例如方鸿渐经不起父亲和丈人的两面夹攻,懂得文凭的重要,文章评到:“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这一
辟的评点,新颖深刻,含蓄幽默的方式注入了作者强烈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四是采用了重复手法,增强了讽刺的艺术
。《围城》中的重复手法别有特色,含有几分机智的俏皮劲。留学归来的鲍小姐,袒
背,扭捏造作。小说就反复把她比作
店里的
和熏火腿:“因为只有
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
公开陈列”紧接着小说中又借用“真理是****
的”格言,把鲍小姐轻薄、
感、放
不羁的习惯,写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
。五是能把彼此没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表面看风马牛不相及,可又合巧的很,能找出别人难以发现的共同点,这样由此及彼达到了很高的讽刺效果。例如写国统区物价上涨“物价象断了线的风筝,又象得道成仙,平地直升”方鸿渐一行在泥泞中艰难的行走,把众人刮的鞋泥比作“贪官的地皮”“物价”和“风筝”“鞋泥”和“地皮”这些不相关的比较对当时那样一个恶浊的社会以曲折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憎恶和鄙视,虽并未直接抨击时局,但其讽意已溢于言表。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