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抱石暖玉文集 下章
韩寒——小览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05年1月第1次印刷:收录韩寒最新力作《既不长安也不》——《韩寒最新作品集》)

 很惭愧一个文化水平、文学修养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还算有些内涵、有点儿才情的中年男人,在“倒韩”喧嚣里显出的浮躁和俗。这本尘封在书架已经很久、很久的书,此时此地才情愿再次捧在手里,请和我一样对韩寒“质疑”的人们,原谅这谓之的“捧”只为那些曾在韩寒的光环亦或“阴影"下成长过的孩子;只为这里有我孩子年少最斑斓的幻梦、最美好的希冀;更为我曾言它是我孩子,不智学思的“墓志铭”现将我所看、所想到的疑点写下来,看能否对从“质疑”到佐证、甚至做实这件事,起到点儿绵薄之力。如有谬误、肤浅,就权当我给这件最有意义事情的击节应和吧!

 <序言,韩寒与那多>

 韩寒接那多语:

 韩寒:其实最重要的是小说好看不无聊。我力图在这本书里做到每一页都好看,或每几页就有一段精彩的。在《三重门》里我要求自己做到每一句都精彩,这实在太累了,所以我现在放宽到页。 那多:你所说的精彩、好看是通过什么达成的,情节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韩寒:是语言,我不太会塑造情节,所以靠语言来达成是最主要的,不过和前几本比起来,《长安》在情节上已经要好一些了。我对自己的文字有一些要求。中国大部分的作家都在写无味的文字,比如在街上看到了个漂亮女孩,有冲动就有冲动,想上她就直说嘛,却要写一大堆心理分析,反思有的没的,着实假得很。

 (韩寒为数很多的在各种场合、媒体谈及《三重门》创作心得时,一再强调“不记得”、“我忘了”一度闪烁其词、避重就轻落荒而逃。疑问是:一个如此尊崇“好看”、珍视“精彩”情节表述、章节感染的作者,竟然在不算很长而且笔耕不断的时间内,奇迹般的忘了创作过程中最牵动思维、大耗心血,最不该失忆的部分。“作品是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多作家的创作心路、共识。自家的孩子什么时候一次大的“淘气”、什么时候回馈一回令父母的“自豪”是不会忘的、甚至几十年都不会,也许会相互铭记终生。难道这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的常识,很多人都看不穿、不懂吗?是为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装聋作哑”吧!在良知与道义面前,是心黑导致的“睁眼瞎”吗?!)

 <序言,韩寒自述>

 当年写《三重门》的时候,期望每一句话都能让读者感到精彩。后来我发现这除了让人感觉不是小说以外,自己也很累,谈过恋爱的都知道。

 官兵明显多了,进城查得严了。我在郊外佩带刀具习惯了,进城忘了藏起来,直接就走进去了。我想,这应该就是师父说的王者之气了,守卫森严的长安,佩着一把足够长的剑,随便走走就能走进去了。正庆幸着,发现进城以后用沙袋围了一条路,又有一层检查。这回便没那么幸运,直接就给拿下了。 我拿出法号牌说:你们自己看看吧,想必你们也知道,少林前几天出事了,我是去朝廷商议的,你看,我不光不摘剑,还留着头发,带着姑娘,级别你们也应该想到。快让我进去,谁碍我事,拿谁是问。 官兵商量一下,就放我进去了。后面有几个跟着的,明显是江湖人士,看我拿着剑直接就进去了,马上掏出自己藏匿起来的各式宝剑,佩在身上。我想,所谓江湖人士为什么就那么想显示给一些百姓看自己是个江湖人士呢,并且一定要靠一段铁来显示呢?后来他们都判了五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气势很重要,就像读书的时候没带红领巾没带、校徽进校门,如果一脸猥琐准被当场拿下,这种时候气势就尤为重要。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去学别人,如果要学的话,一定要学到位,要注意留其华,去其糟粕。

 (谁都知道恋爱虽然幸福、甜蜜,但是确实算个“苦差事”一个能把自己初恋情人名字都忘记了的男人,不是后来被驴踢了脑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丧尽天良的负心汉。如此,哪天不仅忘了母亲的姓名,还会认作“大嫂子”呢(丝毫没有对韩母的不敬)。“养不教,父之过”我若有此“败儿”定当自裁以慰天下苍生。还有,一个把小说某个章节都“癖”到——<“不要盲目去学别人,如果要学的话,一定要学到位,要注意留其华,去其糟粕。>的“超常天才作家”竟然连长短博文、甚至简要短信,都写得漏百出、“病灶”累篇、没有多少岁月竟然沦为“现代版伤仲永",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M.NiuDuN xS.CoM
上章 抱石暖玉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