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玥文集 下章
瞎眼张阿婆的饼
   那是一个很遍远的小山村,里的人很少,也就40来户人家吧。住着的多是老人和小孩。

 年轻人从来走得很远。现在已没有多少人记得:父母在,不远游。再说他们外出也是为了更好的收入。

 粮食多数已经收仓,地里的庄稼活已到了尾声,渐渐地从北方回来不少的夫妇,但他们往往还没有拿到应有的工钱。那还要年底才会由留守的同乡带回来。

 现在,又有许多人要出远方了,那是一些老年人,还会有几个稚龄的小儿小女。

 瞎眼张阿婆还是不慌不忙地准备着。她已经60岁了,其实她并不是全瞎,身体也还好,左眼还能看清一米开外的距离,只是右眼在前年做过一次手术,摘除了一只眼球,当时她以为自己会死去,但没想到,正是这次手术给了她新的生活。

 那年,懒汉阿衣着光鲜在返乡,吐了一个致富的密诀…从此村里许多户人渐渐地致了福。而张阿婆也成了致福的高手!

 秋末,在某城的一座行人密集的桥上,常端坐着一个老迈的妇人。褴褛的衣衫,在风里飘飞的稀疏的白发,橘皮褶皱的脸上,竟是一双空的眼窝。过往的人往往只敢看一眼。

 秋风越来越急,已是初冬的来临,老妇人手中颤抖的小瓷碗,只零星的散落着几个一的角币。她,从不说话,只不时敲着两快竹板,那声音也是断断续续,仿佛从远方传来的一两声沉郁的回响。这,就是那一个苍老的,乞讨的瞎眼张阿婆。

 桥的那头,是一家红红火火经营的路边摊。常有人站在哪儿看年轻师傅们的操作表演。一个人和面,捏团,一个人加馅饼兼卖饼。而另一个却常常是围观的中心。

 他稳稳地站在哪那里,倒上约三。四两菜油,巨大的平底锅上一次可以放上约十个饼,在那儿转圈,翻煎,油在滋滋地响,饼面的小葱也渐变得焦黄,一缕缕轻烟渐渐地飘起来,香味也那么着透出来。经十数次来来回回转动,翻动,饼终于下到锅内灶边烤起来。

 那时围观的人,多半会偷偷咽一点儿唾沫。还会环视一下,有没有人在注意自己。

 张阿婆每每觉得这时候很难过。为了有更好的收入,她取掉了新装的全口假牙,那样她的年龄就没有人能看得出来,但她的食欲相当地好,那一阵阵透出的香昧,常让她咽干了口水。

 唉。没法子呀,现在给钱的人本就少了许多,人们都说要钱的人往往比给钱的人富有,要是,她再去买上一个两个饼的,只怕一天的风吹受冻就白白地付出了。

 晚了,桥上的行人渐渐少了起来。张阿婆盘算着要不要回客店。一个双辫小女孩儿挣脱了母亲的手,跑到她面前望着。张阿婆还是一动不动,年轻的‮妇少‬忙牵过手要走,那小女孩儿猛地说:“妈,这好象是太婆呢,可太婆怎么在这儿?”‮妇少‬左右看看,脸也渐渐红了起来“胡说什么?!”

 俩母女走了。张阿婆想起了自家的小孙女,她还皮得很,常爬到树上掏鸟玩,一点也不象个女孩子,去年也是跟她一起出的门,只是今年媳妇坚决地反对,说是不能担误了学习。

 一个人影晃动,还是那个‮妇少‬又走了回来,张阿婆轻轻敲动了竹板,其实她也不会什么调,只是那么敲着:哒、哒、哒…

 手里被进了什么?一个乎乎的东西。啊,这是那个名小吃:鲜锅魁!

 好香…

 张阿婆的唾沫开始涌了起来,手里哆哆嗦嗦不自地紧紧抓住不放。好烫…好热乎…

 人是几时走的,张阿婆不知道,她从贴身的衣兜里摸出了一副假牙,就那么敏捷地安上, 就那么香香地吃了起来。

 过往的人,偶尔也看看她,看看这个一脸灿烂笑容的乞讨老妇人在吃着一个饼…

 第二天,秋风还是那么急,来往于桥上的人,不自觉地翻上了衣领。

 那家红红火火经营的小摊前,还是围满了许多的人。只是那个每天准时出现的乞讨的老妇人没有了,在那儿坐着的是一个没有下肢的男人,一面的胡须,一脸的阴沉,面前放着一个让人有些眼的小瓷碗…  M.NiUDuN xs.cOm
上章 冰玥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