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痛失臂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疑云重重的历史。马谡是马良之弟,是蜀国有名的人才,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但最终却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马谡该不该杀?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痛失臂膀。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参军马谡,被派往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曹魏大军蜂拥而至围困孤山,蜀军大败,马谡失魂落魄、灰头土脸地逃回大营,致使街亭失守,这就是著名的马谡“失街亭”的故事。事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的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并且处斩了主要责任人马谡,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当中却折
出众多复杂的问题。马谡该不该杀?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仅仅是因为他丢失了街亭吗?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痛失臂膀”
易中天: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事,观众朋友是相当地熟悉。相当地熟悉为什么还要讲?因为这里面的问题是相当地多。
首先第一条,马谡是不是被诸葛亮杀了,就弄不清楚。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马谡竟然是下落不明。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三国志》当中,马谡是没有传的,那么马谡的结局只能到别人的传里面去看。《诸葛亮传》的说法是:“戮谡已谢众。”也就是说马谡被诸葛亮杀了。这个事有个旁证,在王平传,《王平传》说:“丞相亮既诛马谡”也说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马良传》的说法是:“谡下狱物故,亮为之
涕。”就马谡被诸葛亮关进了监狱,病死在监狱里面;诸葛亮得到消息以后,哭了。第三种说法见于向朗传,《向朗传》的原文是:“谡逃亡,朗知情不举。”按照这个说法马谡是跑了。也就是说关于马谡的结局有三种说法:被诸葛亮杀了,病死在狱中,跑了。三种说法都见于《三国志》,也就是说同一个人陈寿,同一本书《三国志》,三种说法。历史的真相真是很难弄得明白。
所以我一再强调,我给大家展示的是历史形象,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不过这三种说法我觉得也还可以调和统一起来,估计是怎么回事呢?是马谡丢了街亭以后,心里一慌,就跑了。这个向朗呢,知情不举,没有举报。但是后来马谡,或者是被捉拿归案,或者投案自首,这个没有依据,反正又被诸葛亮抓起来,关进了大狱里面,而且下达了死刑命令。没有执行,死在狱中了。有这个可能。因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说法,还是可以成立。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我们就会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第一,马谡该不该杀?第二,诸葛亮想不想杀?第三,诸葛亮为什么要杀?第四,诸葛亮杀马谡为什么要流泪?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马谡该不该杀?我的看法是,可杀可不杀。
为什么可杀呢?他毕竟丢了街亭,丢了街亭就导致了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半途而废。而这次北伐战争本来是有可能要成功一把的,因为当时诸葛亮出兵的时候,曹魏方面没有准备。根据裴注的记载,当时曹魏只知道蜀中有一个刘备,那是很厉害的,不知道还有谁也会打仗。所以毫无准备,等到诸葛亮一出兵,朝野震惊,而且三郡皆反,有三个郡都反了曹魏,而投降了诸葛亮。那么这个时候,利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向前进军,有可能是取得一些胜利的成果。而马谡坏了事,这是他该杀的一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才乃制胜之本,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就要杀他,那这个就没有法做了,这个事情。你打一次败仗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再打一次败仗再杀一个,你有多少将军杀?所以晋代的历史学家习凿齿就说,诸葛亮不能够战胜曹魏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呢?杀了人才嘛。你蜀国人才本来就少,本来就不如曹魏,你还要杀,你这不是叫做亲者痛、仇者快吗?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两军
战,一方杀自己的大将,对方就高兴了。而且处分失败的将军有各种办法,比方说降级啊,重罚呀,多少军
啊,罚其军前戴罪立功啊,都是办法嘛,为什么要杀呢?所以是可杀可不杀。
*马谡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半途而废,同时蜀汉方面也失去了一员大将。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对于蜀汉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而根据史学家的分析,胜败乃兵家常事,处置马谡可以采取其他各种方法,不一定非要选择杀头的办法。但是诸葛亮却断然处斩了马谡,这是为什么?诸葛亮到底想不想杀马谡?
我的结论是,不想杀。有证据吗?有,流泪就是证据。如果说诸葛亮觉得这个人就是该杀的,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一声令下,推出辕门斩首。但是他流泪,说明他不想杀。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想杀呢?三个原因。
第一,马谡是亲信。马谡是什么人呢?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五兄弟,都是人才。而马良很早就追随了刘备,而且和诸葛亮的私
非常之好,是称兄道弟的。后来马良在战争中阵亡了,那么这个弟弟呢,就算烈属,诸葛亮对马良这个弟弟马谡也非常之好。马谡在监狱里面曾经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说法:“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就是丞相看待我马谡,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儿子;我马谡看待丞相您呢,就像看待我的父亲。有人说这个比方不恰当,为什么呢?因为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是叫诸葛亮哥的,怎么成了爸了呢?这个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做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就是如父的长兄,这是有感情的。
第二点,马谡是人才。根据《三国志·马良传》的记载,马谡这个人才气过人,好论军计,非常有才华。而且
读兵书,也喜爱讨论战争这一类的问题。诸葛亮对他是“深加器异”非常地器重。诸葛亮经常把马谡叫过来谈话,一谈就是一整天,叫做自昼达夜。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个
理万机的人,因为大事小事都要他过问,而且他做事的风格就是事必躬亲,每个事情他都要亲自去打理的,没有时间聊天,不是闲人。怎么会和马谡一谈就谈一天呢?说明马谡这个谈话当中确实有过人的见解。而且也有证据,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时候,马谡去送行,送得很远。分别的时候诸葛亮拉着马谡的手说,兄弟啊,我们都策划了好几年了,也谈了很多的想法,现在我马上就要出征了,你一定有更重要的话说吧,更好的主意给我出吧?马谡说了十六个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就是你要让南方臣服,更多的是要靠德,靠感化,而不是靠武力的威胁。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这才有了后面的七擒孟获。当然,马谡没有这个建议,我估计诸葛亮也会这样做,但是至少说明马谡还能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他不是一个完全没有用的人。
第三点,马谡有威望。据史书记载,杀马谡的时候,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十万人哭了,不是诸葛亮一个人哭了。说明马谡这个人在群众中是有威望的。是亲信,是人才,有威望,诸葛亮不想杀他。
好了,既然诸葛亮不想杀马谡,马谡又是可杀可不杀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要杀呢?
*根据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无论论才气还是论威望,马谡都出类拔萃,而且从私人关系上讲,马谡和诸葛亮私
非常好,是一个有勇有谋又深得诸葛亮信任的人才。但是诸葛亮在处置马谡时,铁面无私,不留任何情面。而易中天先生分析,从内心愿望来讲,诸葛亮是不想杀马谡的,此时他是做了一个痛苦的抉择。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其中有什么隐情呢?
这个问题,蒋琬也问过诸葛亮。马谡被杀以后,蒋琬到了汉中,蒋琬就对诸葛亮说,丞相啊“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我们还要打很多很多的仗,丞相就把这样一个难得人才杀了,难道不可惜吗?那么诸葛亮是怎么回答的呢?诸葛亮
着眼泪,又一次哭了,留着眼泪说了十六个字:“四海分裂,兵
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什么意思呢?就是诸葛亮说,请想一想孙武当年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就因为军纪严明哪。现在天下大
,四海分裂,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停止下来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如果把军法给废了,请问我们用什么,我们凭借什么,我们靠什么去战胜敌人呢?那么根据诸葛亮的这一个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就是:诸葛亮杀马谡,是为了依法治蜀。
依法治国,或者依法治蜀,是诸葛亮治理蜀国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诸葛亮在蜀国实行的是法治。而且在这方面诸葛亮堪称千古楷模,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点,严于律己。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同时也上表朝廷,要求处分自己,提出的处分的办法是自贬三等。这个报告打到刘禅那儿,那么刘禅批准,将诸葛亮降为右将军,但是行丞相事,所总统如故。虽然是右将军,但是还是代理丞相,那么原来该管的那些事、该有的权力照旧。根据这样一个结果,有人就批评诸葛亮是作秀,那么这个说法我觉得是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中国古代的政治它信奉的是儒家的学说,儒家的学说有个规矩叫什么?叫有经有权。经就是不能变的,权就是可以变的。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政策要有原则
,也要有灵活
。那么一场军事行动失败了,作为统帅肯定要承担领导责任,但不等于把这个统帅杀掉或者废掉,统率杀掉、废掉这个仗还怎么打?所以处分是要处分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处分影响到大局。
第二点,敢于认错。诸葛亮为此上了一道疏文,叫做《街亭自贬疏》,这篇疏文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检讨书。诸葛亮这个《街亭自贬疏》是很实在的,实在在什么地方呢?第一,他承担了全部责任。就包括马谡丢失的街亭,包括赵云在箕谷的失误,本来都不该他负责人的,诸葛亮全部承担下来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诸葛亮实实在在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四个字:“授任无方”就是我作为统帅我用人用错了。第三点,他建立了问责制度。就是规定以后但凡出师不利,主帅一定要承担领导责任。第四点,他采取了改正的措施。从此以后数次北伐,诸葛亮都亲临前线,坐镇指挥。所以是实实在在地认错。一个人啊,不可能不犯错误,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包括诸葛亮,难得的是能够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要能够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了不起的人。在这一点上曹
、诸葛亮都做得非常好。
第三点,赏罚分明。马谡丢失了街亭,负直接责任,而且损失惨重:杀。赵云箕谷失利,但是事出有因,因为敌强我弱,而且赵云的指挥应该还是得当的:降级。王平是马谡的副手,在马谡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王平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阻马谡,而且在马谡丢失街亭以后,王平采取了很多正确的措施,保全了军队:赏,王平晋级。王平是这次战争当中唯一没有受处分、反而受奖励的将领。那么本人作为统帅,负领导责任:贬。杀谡,降云,赏平,贬己,叫做赏罚分明。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街亭失利之后,诸葛亮的善后处理非常得当,做得好,做得对,应该大书特书。但是我们也就因此有了一个问题:既然做得对,为什么要哭呢?
*马谡的街亭之失,使诸葛亮失去了一次统一中原的重要机会,也给蜀汉方面增加了许多不利的因素。而从前面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来看,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对各方的处理都非常得当,体现了诸葛亮的一贯风格和态度,不免让人心生敬畏之情。其中,有一个细节让人
惑不解,在处决马谡时,诸葛亮是失声痛哭、泪
满面。这是痛失爱将的惋惜,还是另有隐情呢?诸葛亮为什么哭呢?
陈迩冬先生对此有一个解释,认为诸葛亮的哭有四个原因:惜马谡,马谡杀了可惜;悼将士,因为战争失败了,有很多战士牺牲了,要悼念他们;恨自己;思先帝。为什么恨自己、思先帝呢?因为刘备生前曾特地
待过,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说先生啊,马谡这个人是个夸夸其谈的,这个人是不可以重用的,你一定要注意。没注意,错用了,恨自己没有听先帝的话,追思先帝的英名。四个原因。
那么严冷先生也提出了一个原因,严冷先生的《三国史话》里面提出来,说诸葛亮斩马谡为什么挥泪呢?要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那五个字去找原因。哪五个字呢?“戮谡已谢众”也就是说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马谡?是为了平息众怒。按照严冷先生的观点,诸葛亮杀马谡不仅是严明军纪,也是平息众怒。为什么要平息众怒呢?因为诸葛亮重用马谡是违众的。当时讨论谁做先锋的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主张用谁呢?一个是魏延,一个是吴壹。但是诸葛亮不用,偏要用马谡。当然诸葛亮是统帅,是丞相,他要用马谡大家没有话说;如果用了马谡,马谡打赢了以后大家也没有话说;那么现在你用了一个不该用的人,你打输了,你打败了,这个话怎么说?何况大家想一想,魏延是什么人?先帝宠信,刘备是非常喜爱魏延的。吴壹是什么人?当今国舅。马谡是什么人?先帝说清楚了“不可大用”也就是说诸葛亮的重用马谡是既违旨,违背了先帝的遗旨,又违众。那大家就要问了,你为什么啊?你为什么要又违旨,又违众呢?就他是你小兄弟是不是,任人唯亲了吧?还有呢,你现在打败了仗,要不要追究责任啊?要不要追究你这位统帅的领导责任呢?没有办法,只好把马谡杀了,谢众。因为是不得已而杀马谡,所以悲愤之情油然而生,想起这个事情来就痛哭
涕。这是严冷先生的观点。
那么严冷先生的这个观点,我部分同意,部分不完全同意。同意什么呢?同意严冷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这个思路,就是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绝不单纯是一个法律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包括我们以前讲过的废李严,也不是法律问题,是政治问题。什么政治问题呢?就是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的时候,这个政权的内部是不稳定的。
因为我们知道蜀汉政权它很特别,它是由三股力量组成的。第一股力量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人,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也称之为第一势利,那就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人。这个势力在蜀汉政权当中处于高层,掌握国家主要权力。第二股力量是刘璋留下的人,或者刘璋父子,刘焉、刘璋的人,他们入川的时候带到益州的,包括李严这些人。这一股势力我们称之为东州集团,就是第二势力,他们处在蜀汉政权的中层。第三股力量就是益州土生土长的那些官僚、官员,还有本土的豪族、大族、士族,益州人,或者用现在话说四川人。这是第三种力量,他们叫做以州集团,也叫第三势力,他们处于政权的底层。那么这样的一个
尾酒的结构,它是不安定的,下面两层是不服气的。尤其是刘备去世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兵败猇亭,你打了一个打败仗回来,然后病死在永安,然后一个丞相把这个权力结果来代行君权,这个整个是不安定的。所以我曾经讲过16个字,就是:刘备建国基础不牢,猇亭兵败地动山摇。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一个丞相出来代行君权,是很麻烦的,是很困那的,是有很多人心里面不服,盯着他的。嘴巴里不说,暗中看着你。尤其像李严这些人,李严作为托孤之副,本来就对这个为正的他是不服的,而且就在诸葛亮北伐的前一年,李严已经向诸葛亮叫板,说丞相啊,是不是也划出五个郡来成立一个巴州,让我当个巴州刺史啊?你不是益州牧吗,你当得州牧,我当不得刺史?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已经叫板了,我估计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在考虑如何处理李严问题了,因为这个钉子迟早要拔掉。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诸葛亮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呢?就是四个字,依法治国,我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触犯了刑律就处分谁。尤其是像李严这样的巨头、大腕,腕儿级的人物,那你不能随便把他废掉啊,你也只能绳之以法。既然是依法治国,既然是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那么你就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必须做到执法如山。不能因人废法,不能徇情枉法。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难想象到,马谡出这个事情给诸葛亮是出了多大个难题。我们也不难想象那些反对派,那些明的反对派和那些暗的反对派,那些不满的、不服的、心里嘀咕的,那些睁大了眼睛,鸡蛋里面都要挑骨头,拿着放大镜、显微镜在找诸葛亮毛病的那些人,他们会怎么样。想都想象得出来,看热闹嘛,看笑话嘛,看你怎么弄嘛,你不是执法如山吗?你不是依法治国吗?你不是令行
止吗?你不是公开、公正、公平吗?好嘛,你的人出事了嘛,看你怎么着吧。你要是法外施恩、网开一面,对不起,下回我们也得这样。
所以这个时候诸葛亮没有办法。对于马谡的处理只能是四个字,从重从快。也就是说诸葛亮只能壮士断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迫不得已拔出刀来,一刀砍向自己的胳膊,就是把马谡杀了;一刀砍到自己的心里面去了,非常地痛心。因为他这样做完全不是他的本意啊,马谡是亲信,马谡是人才,马谡有威望,而且马谡的这个罪也没有到了非杀不可的程度,完全是可以不杀的,比方说让他带罪立功、军前效力,等等处分办法。但是为了大局,为了蜀汉的安定团结,为了进一步地摆平这三种关系,严格地实行和实施依法治国,不得不杀掉自己心爱的人。所以我讲,读书读到这个地方,我觉得我都是恨不得与武侯同哭。
诸葛亮把马谡杀了,后来又把李严废了,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这两记重拳出击,显示了他依法治国的公开、公正、公平,从此蜀汉内部安静了下来。但是树
静而风不止,蜀汉政权内部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北伐军中以后,同属于荆州集团的两个人就打起来了,而且打得你死我活、刀兵相见、两败俱伤,并直接酿成了所谓魏延谋反一案。魏延的谋反也是观众朋友们非常熟悉的,而我们要问的问题是,魏延他当真谋反吗?魏延谋反一案,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请看下集…祸起萧墙。
m.NIuDU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