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三国 下章
第二十六讲 得寸进尺
 赤壁之战后,曹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很短,曹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每次都匆匆忙忙赶了回去,究竟是要做什么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

 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讲到,曹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都是半途而废。刘备的谋士法正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曹的后方有更严重的问题,要等着他回去解决。那么,曹三次出征,三次都从战场上匆忙地赶回去,是像法正说的那样,曹的后方出了问题,要等着他回去解决吗?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是什么问题如此重要,会让曹宁愿在战场上半途而废,也要匆匆忙忙赶回后方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曹得陇不望蜀,半途而废,其原因呢?刘备的二号谋士法正认为是他“内有忧”那么是这样的吗?是这样的。曹他不是自立门户,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利用大汉王朝的现成的政权来做他自己的事情。这个东西就搞不太清楚了,那在朝廷里做官的有的是他曹的人,有的不是他曹的人,是原来这个大汉王朝的官员。所以曹这边,大后方即大前方,他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朝廷里面蔑视、嫉妒、反感、仇恨曹,打他主意,看他笑话的,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情况也很复杂,战前战后不一样,我说的战是指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以前,曹基本上是一路凯歌;而且曹这个时候对皇帝、对百官应该说态度也比较好,大家还觉得他是一个要匡复汉室、平定天下、统一国家的这么一个英雄,所以虽然有些人跟他面和心不和,大家也还比较客气,攻击他的人不太多。但是赤壁之战以后,大家发现曹这个人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一些本来就反对他的人就开始做文章了。

 *赤壁之战曹虽然战败,但他作为汉朝丞相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曹实际上仍然掌握着汉朝的政权。朝廷上那些反对他的人,就开始大做文章,朝廷之外更有敌人骂他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那么这个时候的曹,是从此收敛野心,态度放谦卑了,还是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说法,依然我行我素呢?

 而曹怎么样呢?赤壁之战以后,他的功劳比以前小,野心倒比以前大;成绩比以前少,态度倒比以前坏。这当然引起大家的不满意了,攻击他的人就多起来了。那么攻击他的人当中也是有两拨人:一拨我们姑且称之为小人,就是本来就是看到谁红了他就对谁不满意的,他就是要整谁、挑谁毛病、找谁茬的,有这么一拨;还有一拨呢,确实是忠于大汉王朝的,就觉得曹是不是要篡汉啊。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的大后方是很不稳定的,所以曹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这点曹心里非常地清楚,所以他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一年多两年以后,发了一条教令,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叫《述志令》。

 *“令”是中国古代上级告谕下级的一种文书。曹写《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背景,是因为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汉献帝又给曹加封土地和人口,以表彰曹巩固汉朝政权、统一中国北方的功绩。但同时,朝廷上也有反对曹的声音,认为曹是一个要篡汉自立的“汉贼”在这种情况下,曹写出《让县自明本志令》以表明心志。

 “让县”就是将汉献帝封给曹的三县、两万户让出去。在这篇文章中,曹说自己起初只想做好一个地方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后来兴兵讨伐董卓,也没有多大的志向。然后,曹历数自己的功绩,表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最后,笔锋转到当前,说封给他的土地可以退,也就是曹可以“让县”但兵权不能放弃。文章叙述了曹在不同形势下,产生的不同愿望,写得十分坦率。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事情是曹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作秀的、沽名钓誉的把戏。因为,曹是不是真要让县呢?是的,他的这个新加封的三县、两万户确实是让出去了,退回去了;但是几天以后,他的三个儿子封侯,曹植封平原侯,曹据封范侯,曹豹封饶侯。这三个侯,每个食五千户,那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曹让了三个县,自己没要了,他儿子一人得一个。曹让出去了两万户,他三个儿子加起来得了一万五千户,只少了五千户,对不对?但是这三个儿子的三个封地是一个州一个,都是战略要地,你说曹他是赚了还是赔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曹是诚心诚意地要让县,是谦让,他应该给皇帝上一封表章,他应该打报告给皇帝。他没有,他下一道命令给下面。他不是表章,是教令;他不是奏上,是临下。什么意思呢?就是借这个事,说他想说的话。就像现在的公众人物、影视明星,他制造一个事件,然后趁机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去,一个道理。…所以有些人根据曹让县是假,推论说曹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说的也是假话,这是不通的。因为曹这个借让县来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借用现在的话说叫作“借壳上市”他本来就是借这个事儿来说事儿的。所以曹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里面说的,基本上是真话,大部分是真话。比方说他明确表示,权力我是不让的,军权我是不的,我要出去了以后你们要害我的,我的老婆孩子不得安宁的,这些话都是真话啊,怎么是假话呢?所以让县是假,说话是真。假戏真做,真戏假做,半真半假,半虚半实,这就是曹的高明的地方。

 而且,曹的这个《让县自明本志令》他说得很清楚,他说我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个教令呢?就是想让天下人都给我把嘴巴闭起来,他的原话叫做“人言尽”我自己把话说完了,我这个小时候是怎么样的,我有没有野心?我也有野心的,我野心是一点一点大的,现在我的野心就是要做齐桓公、晋文公,你们要我退下去那我是不干的。让你没话说。

 *曹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对某些不利于自己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并且还做出了实际行动,把汉献帝封给他的三县、两万户让了出去。曹这样做,是为了反击政敌的攻击,堵住别人的嘴。那么,曹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发布后,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结果是大家继续在说,并没有因为他发布了这样一道《让县志明本志令》大家就不说话了。也就是说,曹的本意是“人言尽”实际上的结果是谤议不止,说的人更多了。所以,曹他很清楚,他绝不能长时间地离开政治中心。所以他在赤壁之战之后,每次出去打仗时间都不长,他要回来,前两次战争七个月,最后一次一年,他就回到了邺城。

 *曹知道自己大权独揽,朝廷中有人不服,所以他发布《让县志明本志令》想堵住别人的嘴。而且他每次出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返回,也是因为他对后方不放心。这样一来,曹的军事行动总是不能做彻底,往往会遭受损失。那么在军事上遭受损失后,他在政治上又是怎样做的呢?

 *曹虽然发布了《让县志明本志令》,表明了心志,但他知道朝廷中还有人不服,对他有信任危机。所以,在赤壁之战后,曹三次出征,三次匆忙赶回,就是因为他要回来进行他的政治斗争,要赢回政治牌。由于曹大权独揽,因此,虽然他在军事上有半途而废之嫌,但在政治上仍有呼风唤雨的能力。那么,三次半途而废的战争后,曹在政治上得到了什么了呢?

 曹三次战争,三次回到邺城,他在政治上每一次都大捞了一票。曹破马、韩回来,获得的政治待遇是什么呢?“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什么意思?就是按照当时的礼仪,大臣朝见皇帝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司仪官,要把他的官衔和他的名字都喊出来。比方说此刻如果曹去朝见皇帝,司仪官就要喊“武平侯、丞相、领冀州牧曹,参见皇上”然后曹就跪下来“吾皇万岁,万万岁”那么现在给他的待遇是什么呢?曹两个字可以不说了,这叫做“赞拜不名”就是不喊“曹”不喊了。因为在古代,直呼其名它是表示一种什么意思呢?表示这个被叫名字的人地位是比较低的。古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它的称呼,如果要尊敬对方是要称字的;直呼其名就表示我是上级,或者是长辈,才能对别人直呼其名。那么皇帝当然可以对大臣直呼其名,当着皇帝面,大臣之间说话也是要直呼其名的,以表示对皇帝的尊重。现在只报官衔,不喊曹这两个字了,这是第一个待遇。

 第二个待遇叫做“入朝不趋”“趋”是什么?就是小步快走,这是表示恭敬。现在规定曹觐见皇帝的时候可以不“趋”不“趋”倒也不一定等于说他可以端着个架子,这样大大摆地走啊,也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正常走路就行。当然董卓呢,我估计见皇帝的时候是这样的。但是你可以正常走路,不用“趋”

 第三个叫做“剑履上殿”就是可以配剑,穿鞋子上殿。因为我们知道古人这个礼仪它有很多的具体的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卑者见尊者一定要鞋,穿不穿袜子看地位高低,地位高的人可以穿袜子,地位很低的光着脚,叫“跣足”那么剑呢,是绝对不能带进宫殿的,进宫门之前就要把配剑解下来。那么曹现在可以带着剑,穿着鞋子,那当然袜子也可以穿,上殿了。

 “如萧何故事”就像当年刘邦给萧何的待遇一样。当然这是一种待遇,实际上曹根本不见皇帝,皇帝在许县,曹在邺城,有什么事儿写信,他根本不见的。但是是一种待遇,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征孙权回来,曹获得的是封了魏公,就从侯爵进到公爵了。那么第三件事情就是他平汉中、伐张鲁回来以后,由公爵晋升为王爵,就是魏王,而且位在诸侯之上。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打破了刘邦定下的一条规矩,就是“异姓不王”本来只有姓刘的才能封王的,这是封了一个姓曹的,他已经是破了这个例了。这是曹三次战争回来以后政治上得到的待遇。那么到了建安二十二年的时候,曹的政治待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一个皇帝的称号以外,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跟皇帝一模一样。而且由于他大权独揽,所以他比皇帝还皇帝。那么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曹要当皇帝了,他只剩下一个名字了嘛。曹要篡汉自立,或者说代汉自立了。

 *曹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在这三次战争中,因为曹要急着回到后方进行政治活动,所以都有半途而废之嫌。可以说曹是三次放弃了军事牌,在后方却是三次打赢了政治牌,他的政治地位一升再升,最后几乎和皇帝的权力相当。此时曹如果要称帝,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那么他为什么最终没有称帝呢?

 *拥有和皇帝一样的政治待遇,并且大权独揽,曹除了名义上不是皇帝,已经是事实上汉朝的最高统治者。这个时候,曹不管是篡汉自立,还是代汉自立,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这样有利的局面下,曹终其一生都没有当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曹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把代汉自立的这样一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曹丕。这个也是有根据的,根据《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以陈群、桓阶、夏侯惇为代表的一些人向曹劝进,劝曹当皇帝。陈群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说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普天之下没有一寸土地、一个子民是汉王朝的,留它干什么?夏侯惇的观点是,皇帝是什么?皇帝就是万民之主,什么人是万民之主?能够拯救人民的,能够安抚人民的就是万民之主。现在谁在拯救和安抚人民?曹公啊,为什么不能当?可是曹没有接受。曹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说:“施于有政,是益为政”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对政治产生影响,那就是执政,不一定要有一个执政的名分。然后他又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如果说天命确实在我们曹家,那我就做个周文王吧。因为我们都知道,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殷,已经有了这个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地盘他都没有去推翻殷王朝;但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是灭掉了殷纣王,取而代之的。所以大家都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做周文王,儿子做周武王吧,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不同意。吕先生说,曹说吾为周文王,正见得曹不肯篡汉;至于说他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儿子,吕先生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岂非梦呓”?他说你们这是说梦话。这个地方我是不太弄得懂、弄得清楚,我对吕先生是最为敬重的,我以前的讲座也多次引用吕先生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说曹没有把这个事儿留给他儿子,好像也不大说的过去。

 那么我的看法是这样,这个曹当不当皇帝的事情,我总结了“四有”就是“有想法,有资格,有条件,有障碍”当然说曹有这个想法是我的主观推测,讲清楚,因为他有没有这个想法,天知道呢,又不能找他来问,也没记载。但是,你说这个人做到那个份上了以后都不想,好像总是不太说得过去吧,对不对。第二,有资格,这个也不用讨论了。有条件,那更不用讨论了。那么有什么障碍呢?张作耀先生的《曹评传》里面讲了四个障碍。

 第一,曹青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这个“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节目前面讲过的《一错再错》,我们讲到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都在皇帝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而且这三件事情曹都是不以为然的,而且曹认为随随便便换皇帝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这个观点可能到他晚年他还有。第二点,就是曹世受汉恩,他们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汉王朝的恩宠的,他报恩的思想可能还是有的,至少不忍心下手。第三点,就是曹一直信誓旦旦,说我曹某人就是想做个齐桓公、晋文公,我绝不会篡汉的。赌咒发誓那么多次,最后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啊,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就是曹盘算了一下,发现他称皇帝不合算,为什么呢?他太清楚刘备、孙权是什么人了,他非常清楚只要我曹某人一称帝,刘备、孙权马上跟进,最后篡汉的罪名我曹某人背上,他们安安全全地去当皇帝,这不能便宜这两个小子,对吧。第二点,我曹虽然现在不是皇帝,但我代表中央啊,刘备、孙权这些人,他再怎么说他只能算是地方。如果我当了皇帝,他们也跟着当皇帝,那他们地方变中央了,我跟他们的关系就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对方的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这也不合算。

 这个就是张作耀先生总结出来的四个原因,我可以把它总结为十二个字,就是“不吉利,想报恩,难改口,不合算”但是我私下里以为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自惭形秽,他形象不好,长得太差了,个子又矮,估计脸蛋也不怎么样。这个现在听起来很可笑,有人要攻击我说又信口开河了,其实要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就知道,那个时候是确实很重形象的,如果一个人形象太差了当皇帝,下面就会议论,议论的话叫做“望之不似人君”看上去不像,这恐怕也是个原因。

 所以建安二十四年,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引《魏略》这本书的记载,说这一年孙权上了一封劝进表,劝曹当皇帝。那么曹把孙权的这封信拿来给左右看了一下,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这小子是放肆地把我放在炉子上烤。

 *曹已经是享受了皇帝的待遇,拥有了皇帝的权力,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分,孙权的劝进表应该说并不是空来风。但曹却认为孙权这是不怀好意,没安什么好心,是要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曹为什么要这么说?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易中天先生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所以我认为,曹的真实的想法,恐怕最后是采取了这样的一个态度…“听天由命”就是说,他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做个周文王,这句话也未必就是确确实实地暗示他的儿子代汉自立;而是说如果真的天命在我这,那你就去代,如果天命不眷顾我,你就别代,你就继续做你的魏王,做你的丞相,我们只要掌握政权就行了。他是这样的一种两手的打算,是听天由命。但是,该做的事儿必须做,步子一步都不能停下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这一系列的得寸进尺。先是“如萧何故事”然后是“封魏公”然后“晋魏王”然后享受皇帝的一切礼遇待遇,一步都不停。

 那么这一系列的行动或者说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封魏公”这是个转折点。为什么是一个转折点呢?表面上看起来,封公和封侯只是在爵位上升了一级,因为诸侯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但是你要知道汉代这个时候,公爵和侯爵它有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侯爵它最多有封邑、有封地,而公爵可以独立建国,可以建立自己的国家,他可以建宗庙和社稷。事实上曹封了魏公以后也建了宗庙和社稷,在魏郡。社稷是什么呢?社稷就是社坛和稷坛,社坛是祭祀土地神的,稷坛是祭祀五谷神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我们先民认为谁掌握了土地和粮食,谁就掌握了一个国家,就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所以社稷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一个家族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国家的话,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庙、建社稷坛,叫做建庙立国;如果要消灭一个国家的话,那么打进它的首都以后一定要把它的宗庙和社稷坛给它毁了,叫做毁庙灭国。那么曹封了魏公以后,在邺城建立他魏国的宗庙和社稷,就表明他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公国。我们现在还不能叫它独立王国,因为曹是公爵嘛,独立公国。

 那么这样一个建议是谁提出来的呢?是董昭提出来的。那么这是董昭的创意,还是曹的授意呢?我们现在搞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是曹想做的事情。曹在此以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三件事情:一个是扩地,就是把他的封地由十五个城变成了三十个城;第二件事情叫做并州,就是把天下的十四州并成了九州,并成了九州以后,并州、幽州、司州的四个郡归了他冀州,就是曹把地盘扩大了;第三个就是造舆论。那么造舆论呢,那当然用不着曹自己动手,也用不着自己动口,有的是人帮他造,比方说董昭啊。那么董昭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们注意曹奉天子到许县,就是董昭的主意。董昭在三国史上只算一个次要人物,但是每次都出现在关键时刻。那么董昭就大造舆论,然后群臣联名上书给皇帝,请求给曹封为魏公。于是皇帝就派一个叫郗虑的人,郗虑当时官职是御史大夫,也就是副总理兼监察部部长这么一个职务,持节策命,封曹为魏公,同时担任大汉王朝的丞相,同时还兼任冀州牧。就是他的面子越来越大,实惠全部都保留了,这当然是曹想要的事情了。

 但是曹要作秀,三让。策命来了以后曹马上上表,说这个待遇是只有周公才能享受的啊,我曹怎么敢当呢?不敢当,不敢当。于是,以荀攸为首的三十多个人就写信给曹说,曹公啊,你怎么不敢当呢?敢当,敢当!您老人家的功劳比周公大多了,我们都是读历史的人,我们知道历史上找不到比你功劳更大的人,请你一定要当魏公。曹说,那这样的话,那不好意思我就接受这些封地,魏公这个称号我是绝对不敢当的。那么荀攸他们又写信去说了,说曹公这样做就不好了嘛,对不对,给你加封这个公爵,这是皇上的意思嘛,也是我们文武百官的意思嘛,你这样推三推四的,那就不够意思了嘛。为了给皇上面子,也给我们一点面子,委屈您老人家,就当个魏公吧!恶心啊,真是不,也不像曹的为人,但是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规矩,这是惯例,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如果你不让三回,马上就接过来,你看吧,马上就有人骂他厚颜无,你都不让一让,你就当之无愧了?

 何况,曹封魏公,他还有一条叫“加九锡”九锡就是九种特殊的待遇,一般加了九锡以后就离篡位差不太多了。加九锡、建宗庙、建社稷,这件事情认真说起来,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它就是篡位的一种征兆。事实上,除了荀攸、董昭这些人劝进以外,反对派也还是大有人在的。尤其是让曹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和他关系最密切,最受他尊重,而且一直跟着他,既为他出谋划策,又为他出生入死的人,就相当于曹集团的诸葛亮的这样一个地位和作用的这个人,表示了反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反对?他反对了以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集…进退失据。  m.nIUdUnXs.cOm
上章 品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