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帝 下章
第二十卷:变法自强之第十二章:划时
 寿节一过,不就到了崇祯三年岁末,这一年可谓是国以来最值得记住的一年,这一年,无论官场、军中还是民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力吏治清明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贪污欺诈百姓的脏官少了,敢为百姓申述冤屈为百姓干实事的好官多了起来,年轻有活力的官员多了起来,而垂垂老矣的糊涂昏聩的官员则少了许多。

 为了大力挖掘和寻找民间不拘一格的人才,朱影龙特旨下诏开恩科,恩科‮试考‬与来年会试同时举行,而武举‮试考‬则该为通州军事学院的军事学院的招生‮试考‬,待毕业后视个人能力再另行委任。

 朱影龙现在需要的锐意进取、肯干实事、又有能力的年轻化的人才,那些写一手漂亮好字,满嘴道德文章,一心想要富贵荣华的人是坚决不要,在他的要求下,礼部将会在会试和殿试之间安排至少三个以上官员对新进的进士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也就是面试,谈话内容无确定,面试不合格者虽不影响获得进士的资格,但对获得进士的名次和仕途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在会试中得第一名的人,本来这样的人就算不能被点为状元,起码也在二甲之列,如果在面试中不合格,也许他的名次就会滚入三甲之中,甚至名次可能会很低,进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在授官外放的时候,他也许只能获得一个**品的闲职,庸碌一生。

 这一消息放出,天下士子皆震惊无比,他们原以为文章写的好。中锦竹文章甲天下,就能一朝蹬跃龙门,从此仕途如青云之上,富贵荣华,衣锦还乡,一心皓首穷经,埋首苦读的士子们听到这个消息更加个个是呆如木,他们一心苦读诗书,自然而然的就忽视了与人际方面地经验,有些人更是幼稚的可笑。连当官究竟要干些什么都不一定知道,面试的考官是随即的,问题也因人而异,就算想作弊都无从作起,而且也没有敢作弊了,因为就算考中进士,也需要在国子监学习半年才能正式授官,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什么秘密恐怕都保不住,凡是涉及到科考的官员个个都小心谨慎。不敢想以前那样跟考生伸手了。

 科举舞弊要想杜绝恐怕没有那一个人敢说这样的大话,就算阅卷的考官也会示心情的好坏给出不同的分数等级,这里面又没有绝对标准地答案,误差还是有的。还有的一些考卷上写上一些离经叛道的话语,说不定主考官连看都不看,就直接给毙了,而近万科举考生。就算朱影龙什么事情不干,每天也最多看一百份,也要看三个多月。就是自己也未必能做到完全公正。还有那些主考、副考。哪一个不是沾亲带故,门生故旧的。碰到熟悉的字眼,熟悉的风格,笔下松一松,就上去好几个名次了,真正公正的‮试考‬,也只有给出最标准的答案,计算机随机取试题,这样的‮试考‬只要监考官严格公正,舞弊或许可以降到最低,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做到完全杜绝舞弊,只能相对来说对参加‮试考‬人相对公正公平一些。

 一下子进京准备参加会试地举子之间顿时产生了一种相对紧张的气氛,尤其是年纪相对大的,已经多次参加会试没有高中的举子绝对产生无可估量地影响,而且这一次可能也许是他们最后参加会试的机会了,因为这一次礼部加试的面试不对中进士有任何的影响,不过从下一次乡试、会试都将加入面试,凡笔试合格而面试不合格者,一律没有举人或者进士身份,可以重复‮试考‬,但有年龄限制,举人不得超过三十岁,

 得超过四十五岁,超过年龄地就算考中了,也不算取

 朝廷不是养老院,召进来一些白头翁干什么,不能干事,还霸占着位置,同时也迫一些读书人选择放弃科举这条路,经商也好,种田也好,从军也行,让天下的读书人明白,读书科举做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还有许多比科举做官更好地前程,也让这个时空少出几个腐儒。

 科举要改革,这是绝对不容许任何人破环地,朱影龙自认自己应该算是一个强势地君主,史可法事件后,内阁首辅韩爌引咎辞去首辅职务,杨鹤本想当这个首辅,不过朱影龙又岂能让他出头,改任礼部尚书徐光启任首辅,礼部管的就是科举,杨鹤等人也不好越权行事,就算他还是内阁成员,内阁中也只有他一人独木难支,韩爌去职后,内阁并未增加一人,故而,虽然杨鹤等人将史可法从顺天府府尹地位置拉了下来,但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原以为徐光启升任内阁首辅之后,礼部尚书的位置会空出来的,杨鹤的心思是让周廷儒顶上,以礼部尚书的身份顺利进入内阁,但是朱影龙并没有去掉徐光启礼部尚书的职衔,反而让他兼着,这让杨鹤等人的一番计划落空,而现在的内阁比韩爌在的时候更加团结,内阁里面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皇帝的声音,纵然杨鹤有反对意见,也不敢说出来,只能忍气声,比之韩爌在时更加孤立无援。

 因此在科举改革,加入面试这一环节之时,杨鹤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因为大家都赞成的事情,他如果反对就更加孤立自己了,这种蠢事他是不会干的,尽管他有着一肚子怨气,也只能以沉默来抗争了。

 这是在国家选才制度上,朱影龙对科举动了一小刀外科手术,而在教育上面,朱影龙自己拿出后宫经营各项产业的利润的三成,其中两层用于建立学馆,试行一种他认为的开放式教育,一种异想天开的教育模式,只要是有大明公民身份的人,无论年龄大小,无论男女,只要愿意进入学馆学习,一律免费,学馆提供书本,笔墨自备,老师(自愿)或者聘请(费用由朝廷或者内库出),这是大众化的教育,称之为“扫盲”也可以,还有一种,就是适龄儿童入学,不以盈利为目的,可升学,县学到府学再到省学最后到大学院,礼部编订教材,因材施教,根据入学者不同的天赋选择自己的将来,科举、经商、从军还是做研究都不限,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当然没有数十年之功是不可能完成的,就算看到成效也要在几年之后。

 这种方式有点像后世的希望小学,希望中学之类的,他起了个头,有了个表率后,自然会有人跟着效仿,真心也好,换取一个好名声也好,受益的终归是普通老百姓。

 还有一成就是进入田氏姐妹共同管理的“星火基金”这本来是也是朱影龙相当看重的一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句话可不是到了后世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同样,在任何一个社会,资本主义也要,社会主义也好,还是封建王朝,只要他掌握了时代最顶尖的科技,并且能把实现出来,这就是财富,也就是权力,所以“星火基金”为一些有奇思妙想的人提供研究的资金,以及将他们的研究发明运用到实际当中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大明才能有新希望,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开创盛唐万国来朝的盛世雄风。  M.NiUDuN xS.CoM
上章 明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