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宋 下章
第十四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四之全)
 熙宁十八年,一月十晚。石府。

 石越似乎还没有从白的兴奋中缓过来,换过药后,他又叫侍剑找来一张南海的地图,放在桌上认真的研究起来。

 其实远在《地理初步》之前,已经有一小部分的宋人,已经知道婆罗洲以东有无数的岛屿,岛屿以东叫东大洋海,东大洋海的东边,则被视为太阳升起的无人之境。他们也知道,在三佛齐与天竺之间,有细兰海,在天竺与大食之间,有东大食海,在大食的西边,有西大食海,西大食海的彼岸,有无数的国家存在,而这些国家的更西边,则被视为太阳落下的地方。

 也就是说,有一小部分的宋人,已经知道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天下。人们的知识,并不如后人想象中的那么贫乏。当然,也不能低估《地理初步》的功劳,因为它将这些只有小部分人知道的知识,普及给了多数人。

 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在《地理初步》出版十余年后,宋朝的地理学,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白水潭发起的《博物全书》计划,便代表着很多学科的最高水平。因此,西湖学院能够承担东南卷与海外卷的编撰,绝非仅仅只是它地处杭州的原因,其对东南诸路与海外的认识,与十余年前相比,实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摆在石越面前的这张南海地图,就是由西湖学院制作的,虽然难称完美,但地图上注明的大小岛屿,已经多达上千个,标明的港口也有上百个,实称得上是当时最为密的南海地图。

 “相公。”

 石越正趴在地图上,全神贯注的研究着地图,他只“嗯”了一声,却用手指着摩逸岛,似自言自语的说道:“我记得是在密院还是西湖书局的某本书上,提到有人在摩逸岛上发现过金、铜等矿,亦适合种稻米、甘蔗,多半也不缺木材…只可惜不知道是否有铁矿…”

 “相公…”

 侍剑唤到第二声,石越才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却见侍剑正言又止的望着自己,石越不由诧道:“有何事情么?”

 侍剑点点头,但又迟疑了一会,方小声说道:“相公,潘先生似乎有点不高兴。”

 “嗯?”石越不觉讶然,他回想起白潘照临的神色,不由摇摇头,道:“潘先生不过是有点多虑,不要紧的。”

 “但是…”侍剑想了想,似乎是在斟酌用辞,但终于还是摇了摇头,道:“或是我多虑了,但我总是觉得,潘先生于封建之议,颇有抵触。”

 “休要多心。”石越不以为然的把目光又投回到地图上“议事总要集思广益,潘先生所顾虑的,并非没有道理。明朝廷便要宣布君实相公为山陵使,我须得拿出一个章程来,好尽快去说服君实相公。”

 “是。”侍剑点点头,又忍不住问道:“但有件事情,我还是有点想不明白…”

 “嗯?”石越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句。

 “便是柴远去辽国游说辽主之事,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要让范大人带柴远去辽国,令他设法去接近辽主,或者直接与朴彦成联系,不更好么?如此更不容易…”

 “这不过是故布疑阵。”石越的手指已经划到了三佛齐“我就是要令萧佑丹弄不清这柴远的身份。柴远既是代表大宋,却又与朝廷无关。这等事,瞒过朝廷容易,但萧佑丹太精明。故此潘先生才设计,干脆让仲麟带着柴远去,然后再故布疑阵,让萧佑丹一开始便认定这是朝廷的计策,他定会一路追查柴远的身份,一旦查到柴远与仲麟有关,凭他再聪明,亦只会认为柴远是朝廷派去的说客,却绝想不到原来柴远与朝廷无关

 “这又有何好处?”侍剑越发惑了。

 “因为萧佑丹并非目光短浅之辈,并不会因为知道柴远是‘朝廷的人’,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对他的游说一概拒绝。萧佑丹若以为柴远之策可取,反而会误以为这是朝廷与契丹的默契…连苏轼也在信中说,萧佑丹乃契丹第一智谋之士。契丹若与我大宋开战,不过是两败俱伤,这个道理,萧佑丹不可能不明白,若能有个令双方都有利可图的法子,解开目前的困局,契丹又何必冒险与我们鱼死网破?故此,让他确信柴远是朝廷之‘密使’,可令柴远之游说更具说服力。”

 侍剑这才明白过来“如此说来,辽国不会南侵了?”

 “这却说不定。不过,若契丹趁我大宋国丧时用兵,他们便是不义之兵,我大宋虽然局势不容乐观,然以哀兵之态抵抗,于契丹来说,亦是利弊互现…但不论契丹是否会南侵,大宋在此事上,毫无主动可言,亦只能后发制人。朝廷还会陆续派使臣去辽国…”

 说到此处,石越忽然停下来,抬头望着侍剑,问道:“对了,潘先生在做什么?”

 “半个时辰前,我见到他出去了。”侍剑连忙回道“相公是要见潘先生么?”

 “嗯。”石越点了点头,却又马上摇摇头,道:“没什么。”他刚刚和侍剑说到柴远,忽然间想起一事来,想问问潘照临,是不是也应当封建国宾柴氏——毕竟,西周封建之时,是连夏、商的后代,都有封国的。不过,这却不是什么急事,也没必要巴巴的派人去找潘照临来。

 此时,潘照临正在蔡河旁边的一座道观里,拨弄着油碟里的灯。灯光慢慢变大,墙壁上映出两个拖长了的人影。

 “我怎么也想不到,你李昌济竟然也会做出这种蠢事来!”潘照临瞥了一眼正闭目养神的李昌济,忍不住出言讥刺道。

 李昌济紧闭着双眼,反相讥:“你潘潜光将我藏在此处,亦未见得有多聪明。”

 “是么?”潘照临哼了一声。

 “你潘潜光想做什么,我知道得很清楚。有哪些官员、哪些班直侍卫曾经站在雍王一边,或者曾对雍王有所示意,你想要的,无非便是这些把柄罢了。”李昌济冷笑道:“我自误误人便罢了,何苦害旁人。”

 “你亦无非是想替李家报仇。”潘照临不屑的说道“只不过以足下之才智眼光,待成功,正如痴人说梦。但我却可以成功…”

 “哈哈!哈哈…”李昌济忽然睁开眼睛,望着潘照临,纵声大笑。

 潘照临却只是冷冷的望着李昌济,并不说话。

 李昌济笑得一阵,伸手指着潘照临,讥笑道:“你潘潜光自负聪明绝世,原来亦不过如此。”

 “是么?!”

 “不是么?你以为人人都如你一般,却不知道,朝代兴衰更替,不过是天数。我的确是南唐之后,年少轻狂之时,亦曾不知天高地厚,想过大丈夫须要复兴祖宗之基业。然我却早已悟透,南唐***,实是自取败亡,与赵家无涉。况且宋室基业稳固,凭区区一人之力,任你聪明绝世,终亦不过是自不量力。否则,天下败亡之帝室甚多,其子孙后代,又岂能没有一二智谋野心之士?然以汉昭烈之英武,诸葛武侯之智术,终亦无可奈何,何况他人?什么国恨家仇,简直便是荒诞可笑,你以为我如你一样么?”

 “说得好听!你若无野心,又何必与雍王厮混?!”

 “我受雍王大恩,岂能不粉骨相报?”

 “原来你李昌济还是无双国士。”潘照临讥道。

 “总比你潘潜光好一些。”李昌济涨红了脸,反击道:“我智术虽有不及,然总是全心全意为了雍王。你虽智算无双,却不过是利用石越。世间若无石越,你又能成何大事?只怕尚不及伏虞县陈三娘!”

 “是么?”潘照临的双目,忽然冷冰冰的刺向李昌济“你想叫雍王当皇帝,结果害他要族灭,便是忠心为主。我助石越做皇帝,却是利用他?!我可真不知世间有多少人想抢着被我利用!”

 “雍王是想做皇帝,石越却只怕不领你的情!”李昌济此时仿佛什么都看开了,说话毫无顾忌,句句针锋相对“你家***,亦须怪不得赵家,你还抱此妄想,终不过是个痴人!”

 “痴人?”潘照临冷笑起来“你肯不肯助我,我亦不在乎。如今大势已成,早已由不得任何人退缩,这天下,迟早姓石!”

 “既是如此,以你潘潜光之脾,又怎会与我费口舌?”这一刻,李昌济看穿了潘照临“你或者真不希罕那官员名单,但你竟在我面前说这么多话,事情亦未必如你所料的那般顺利!”

 这一席话,却的确击中了潘照临的要害。

 屋子里突然寂静下来。

 潘照临不屑于欺瞒已成丧家之犬的李昌济。连他都没觉察到,他对李昌济抱着一种特殊的心情,他将李昌济藏起来,绝不仅仅是因为想利用他,实际上,那点力量,对于潘照临来说,的确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一切都按着他设想的方案进行,皇帝已经死了,石越逐渐登上权力的巅峰。这个时候,不需要太多的阴谋诡计,太多的阴谋反而是画蛇添足,只能误事。

 潘照临一向相信,真正的谋略,就是营造一种大势,当大势已然形成,只要顺应它走下去,就会达到目的。任何人敢逆势而动,都必然被这大势碾得粉碎。而潘照临已经给石越造就了这大势,只要耐心的等着老天爷来收拾王安石与司马光便可——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石越比他们年轻这么多。

 潘照临其实并不真的着急,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真正稳固的站上权力的巅峰,花个三四十年是必须的。少于这个时间的权臣,最后都免不了接受惨败的命运。潘照临相信这是一个合理的时间,正好足够熬死一代人——这乃是权力斗争的至高无上法门,熬死你的对手。历史上,尽有用五六十时间把主要对手全部熬死的事情发生。而他和石越用的时间,还不到二十年!

 所以,即使再等十到十五年,潘照临也有此耐心。想想看,十年之后,高太后、王安石、司马光即使不死,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宋朝还有谁能挑战石越的威信?

 即使石越自己也不能!

 但潘照临按部就班的计划,却突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恼人的是,这挑战竟然来自石越本身!

 封建南海!真是异想天开。

 潘照临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他正策划着借此机会,如何不动声的进一步削弱赵姓宗室的力量,石越却忽生奇想,要反其道而行之!

 自古以来,封建诸王都是一把双刃剑。支持封建的人,认为它可以藩屏中央;而反对封建的人,则认为其导致割据、分裂与战争。事实上,这二者同时存在。诸侯王护卫中央的力量有多强,他们割据、分裂的危险就有多高!

 在这点上,潘照临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他心里不得不承认石越的计划是妙策。诸侯王们在海外创业,就如同西周时期的诸侯们,根本无力割据——在这个时期,他们只会尽可能的加强自己与宗主国宋朝的联系,以求得到更多的支持。他们发展到有能力割据的时间,至少要二百年;而发展到能挑战宋朝的时间,没有四五百年,绝不可能。何况石越既然决定采用周制,就根本不担心他们割据。也就是说,宋朝在四五百年的时间内,将坐享其利,而可不受其害。

 但偏偏这个“利”却是对潘照临的打击。

 因为,诸侯们拱卫中央的力量与割据分裂的力量,是有所区别的。诸侯想要割据一方,想要威胁中央,需要很强的力量才能实现;但其拱卫中央却相对容易——只须他们存在,就是对朝中野心者的一种威慑。

 当这些诸侯国存在的时候,任何野心想要威胁赵家地位的举动,都将面临战争。这不仅仅是诸侯王的实力使然,而且也是因为在外面的诸侯王存在的时候,国内忠于赵家的力量,将更加难以丧失凝聚力。他们心里面永远都不会绝望,而这一点,却会令得一切野心家感到绝望!

 什么会被污蔑为“驱逐宗室”的话,不过是潘照临顺口吓吓人而已,他当然知道,宗室中间鼠目寸光之辈也许会反对——因为一定会有人会在海外得各种怪病死去,一定会有人不习惯离开汴京的生活,一定会有人对未知的海外充满恐惧——但潘照临几乎已经猜到石越用来说服高太后的筹码——石越会提议不追究雍王的罪责,保全皇家的体面,也为高太后保全住这个儿子。只要将雍王封建到南海去,他就不再是当今皇帝的威胁,而且石越此举,也等于将当今皇帝来自宗室的所有的潜在威胁全部清除——这在政治上已经是一个令高太后与向皇后都可以接受的举措。软弱的向皇后一定会妥协,而高太后,无论她政治上选择站在哪一边,但若能够保全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她同样也会不遗余力。这是高太后最大的弱点。

 潘照临知道高太后的这个弱点,石越也知道,所以他会才信心十足。

 这让潘照临尤为无奈。

 他看出了石越的热诚,他比谁都了解石越,所以,他已经知道,他无法说服石越放弃。

 但无论如何,潘照临都决心要阻止此事的发生。

 “你说中了。”过了好一会,潘照临终于开口说道“石越救你家雍王…”

 “什么?!”一心用言辞来打击潘照临的李昌济,顿时也惊呆了。无论是潘照临说什么,都不会让他更加吃惊了。

 “石越打算封建南海…”此时的李昌济,已成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说话对象。

 “封建南海?哈哈…”李昌济忽然站起身来,拊掌大笑,笑得眼泪都了出来“妙策!妙策!潘潜光,你碰上了个好主公啊!哈哈…”“你休要高兴太早。”潘照临转身离开屋中,留下了冷冷的一句话:“我会阻止此事!”  M.NiuDuNxS.CoM
上章 新宋 下章